红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红,是一种颜色;也是一种意象。 《说文》中解释“红”为:“朱然也。凡红之属皆从红。”“朱”字在甲骨文中像是在火上烘烤红色朱砂的形态(),可见古人对它的认识是火烤而成的颜料。因此,许慎认为红色的本源物质是天然矿物赤铁矿,而人工合成的红颜料则叫做“丹”或“采”(后二者通用)。 根据古代文字学家的考证,“朱”和“采”在古代是不同的两个字:“采”用于指天然矿物颜料,“朱”用于指合成颜料。
所以,根据《说文》的解释,“红”属于色词而非状词,不是某种特定的物体,不能单独作为五行的划分依据。 我们一般谈论的“红”都是指合成颜料“丹”或“采”,它们的成分都是三价铁氧化物,呈暗红色,与矿物赤铁矿的颜色比较接近,它们都有金属光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里,五色中的“五方”对应五行的木金水火土,即东方青色属木,西方白色属金,南方赤色属火,北方黑色属水,中央黄色属土。 而按照阴阳五行的划分方法,红色分属阴阳之中的阳。这是因为古人在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时观察到日出日落时分阳光呈赤色,而且人类血液也是红色,由此将太阳与火归为同一象形符号加以区分,又因为血液具有流动性因而归到阴一类之中;而红色则被认为是火的象征(这跟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火没有必然联系——当然可能某些元素燃烧时的火焰呈现赤色),因此被归于阳性的范畴之内并衍生出一系列的意象意义来。比如汉代董仲舒提出来的“天阳地阴,日阳月阴”的观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