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五行属什么?
“恺”的本义是欢乐,即《说文解字》所说:“欢也。从笑声。读若凯”[1]。 按许慎的说法,这是一个形声字,以“笑”为声旁,说明读音与“凯”“凯”相同或相近;以“可”为意符,表明其基本意义与“可”相关。 关于这个字的形体来源,清代学者王念孙有很精辟的分析。他说: “恺之字乃古谓可字矣……‘恺’者,‘可’之别省字耳。 ‘恺’‘凯’古今字也。(《读书杂志·史记十二》) ”王念孙所说的“别省字”就是省略某些偏旁的字。就“恺”而言,就是省去了整个“可”字。这是非常准确的分析。不过,由于古代造字并不完全遵循形声法的规律,所以有些字形与声旁的读音不一定密切相应。比如“凯”、“”、“慨”等等都与“可”无关。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认为所有以“笑”为声旁的字都与“可”有关联。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不妨可以大致肯定这个字的本意当与快乐、适合的意思相关。 在先秦时代,它通常写作“”(《诗经·邶风·泉水》),也可以写成“”(见金文中“不夷”二篆)等形。 春秋时,这种写法逐渐简化成现在的楷书写法——当然,在正书中简化后,原来的“口”旁又都变成了“儿”旁了! 那么,这个字的五行属性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跟上述意义的演化密切相关。在早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确实跟“”和“可”有关联。而“可”在古代五行学说中属于“火”,于是后世有人就说它的五行属性是“火”。
可是,既然这个字的本义不是“适合”而是“快乐”,那怎么又会有水火对立相克的关系呢?所以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其实,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先秦文献,我们就可以发现当时对这个字的使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动词来使用,而且大多表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乐”、“悦”、“说”之类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本意了。 所以我认为,与其讨论它的具体五行为何,倒不如把这个字看作是一个表示快乐的动词来得准确一些———这也有助于理解后来衍生出的诸如“欢乐”、“怡悦”之类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