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字的五行到底属什么?

万俟旭雪万俟旭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字典里“泰”的部首是“大”,但《说文》里的部首却是“未”(见下图) ——— 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了! 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太”和“泰”是两个不同的汉字。其中“太”读tài,意思是“大”的意思;而“泰”读音为tài,意思是“平安、安宁之义。” “泰”从“大”,是因为小篆(图一)字形与“大”形相似的缘故——实际上在金文中此二字字形是一致的——“泰”字就是由“大”+“心”构成的字形,后来“大”逐渐简化成“太”字。

因此,以现代的标准看,这个“泰”字在《说文》中竟然没有一个部首。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要涉及到古代汉字的一个特点:一个字往往可以有多种形体出现。比如,“马”这个字就有很多种写法(如下图一),虽然这些字形的结构大同小异,但却不能完全等同,必须根据具体使用的场合来确定其具体意义以及部首。这就形成了古代汉字的又一重要特点:一字多形。 而上述这种现象也恰恰说明,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古代的汉字被归入不同的部首的情况发生。比如,我们现在所见的绝大多数古书,包括《康熙字典》在内都是以“大”作为该字的部首。然而事实上该字在《说文解字》中是没有列入部首的,这是因为小篆(如下图二)已经和现在的大多数通用字体非常相似的原因。而在《说文解字》的时代,则还有金文、籀文等更为古老的字体存在,所以《说文解字》把“泰”“太”都归入了“未部”。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它们都有“大”+“心”的结构吧。

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学者段玉裁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古人把“大”和“太”看作是一个字的不同形态的缘故。他说:“凡言象形者必曰‘某’如某,不知‘大’与‘太’之别乃小篆之异体耳……今《说文》无‘太’部,独存‘太’字于‘大’下,正谓‘大’为‘太’之俗体也……”

———— 所以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现在的部首标准其实是沿用现代简体楷书的字形而定,而这些楷书的源头又是简化后的草书和楷书体(也就是俗称的“六书”中的“草隶”一类)。这种变化大约是在宋朝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之前一直是以草书和楷书以外的其他书体为基础来定义的;而且即使是草书和楷书体系内也是有着诸多区别的,所以导致了一些汉字部首的不一致。 总之,如果单凭部首来判断一个字的五行属性的话是会闹出不少笑话来的,最好还是结合字形、结构甚至历史演变等因素来看比较靠谱。

空心珍空心珍优质答主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首先你要记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有“日”下面有“易”,上边代表人的属性——人从日而作;下边代表自然界的属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属于自然之物。 所以它是土属性的字。

第二你要理解它的含义,比如他做地名(泰来)或用作姓氏时都读第四声(tai四声),如泰山、泰国等,这是以山的形象命名的名字,所以属木。 “太”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大也”,也就是像山一样的大的东西,因此五行属土——当然这里的偏旁部首是个错字,不过不影响使用。 但如果是表示平安的“太平盛世”或者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国泰民安”呢?那这个偏旁就是“口”而不是“山”了,因为山太大了不好拿在手里玩啊,而且现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叫这么个名字的吧?只有外国的一个国名而已(塔什干Tashkent),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字就属火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