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是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主要是物质的和精神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种哲学观念。 《尚书·禹贡》记述九州的地势地形时说:“冀州土白广莫而至;兖州黑壤润洽蕃物;青州银松清德含养万物;徐州洪源浮深既成美;扬州赤士阳离气炽景云物蒸;荆州衡土源流济广生物;豫州中原其犹土宜五谷;梁州芜旷民多疏漏;雍州黑坟树稼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疆域很大分为九个州,每州的土地上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特征。这九州的土地和地势,都与五行相配。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人是把世界万物按照形态分类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并用来解释万事万物的起源与发展变化的原始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至于古人在自然界的实际观测中发现,太阳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于是把五行又延伸出来作为说明自然界变化运行规律的依据,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五行相生相克说。 其实这也是古人的一种朴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它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可谈,只是一种人们对于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抽象概括方法。
其实现在的人也都知道,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今天的存在就是明天的灭亡,明天又是后天的开始,一切都在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中向前发展着。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历史,那么就不会再有五行之说或者金木水火土之分了!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不断的相互转化不断运动的。所以也就不存在金克木,水克火等等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