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五行有几种?
古书上有“五正”之称,就是指五种正统的、正宗的、纯正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似乎与现在通行的阴阳五行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它是就事物的属性而言的。也就是说,某一种事物是属土的,它只有五行之一的土属性;而另一种事物是属金的,它也只有五行之中的金属性。如此而已。
这种观点把事物的五行归类法简化了,忽视了事物之间的错综联系,是很不科学的。 不过这种观点也有它的可用之处。那就是当某种行为发生了过错或者偏差时,我们总能在这个或那个五行上找到原因和根源所在。它是我们调整自身行为的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 所以,尽管古人发现五行相生相克,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但在具体的应用上,他们还是选择了“取象比类”的方法。也就是用“五正”之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后来,人们又把“五正”与东、西、南、北、中的方位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用自然界来象征五行生克办法——配五行的方法。这就是“五方五行”说。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文中提到五福、五害后,紧接着就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虽然没有提到方位,但我们已经知道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再结合后面所述“五行相害”,“五行相刑”,自然能够推知五行在四方六面的分布情况。
五行与方位的结合,使得五行的生克制化多了方位这一变量,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但这确实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符合认知的方式。这种配五行的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