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志属什么?
“五行志”不是书,而是东汉末年官修正史《汉书》中的一个章节。 “五行志”是关于天文历法、阴阳五制的专章,在《汉书·律历志》后面,共五篇,记载了自高祖刘邦起至平帝刘衎在位期间,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二十四节气变化相应,而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怪异现象。
由于当时人认为“天人感应”,因此这些自然变异都被视为上天对于帝王统治的警示,需要加以记录,留待后人参考。 这一内容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被单独抽出来,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气象学、物候学、地质学、海洋学等方面重要典籍之一,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 不仅古代,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五行志”的影响。如农历每月初一到初十分别叫做“建子月”“建丑月”等;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甚至人们的出生年份都会用金、木、水、火、土来表示——这种纪年法实际上就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年的方法,而5000年前伏羲氏发明干支的时候就是按《汉书·律历志》中的五行分配干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