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多种算法?
五行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自然科学观,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古人用五行来形容、描述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相应的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功能的特性来分析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用以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
《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金,四曰木,五曰土”这里用水火金的序数来表示木土之间的比重,认为水生木,木旺于春,可见春属木;火生土,土旺于夏,可见夏属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不已,永无止休。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将五行与五脏(脾、肝、心、肺、肾)、五色(白、赤、青、黄、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时(春秋冬夏)、五气(风暑湿燥寒)等联系起来,以此来阐述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以之作为判断疾病性质和推求病源的准则。
在古代还有用五行分配五脏六俯十二经脉及奇恒之府,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解经络流传的病候,以及用干支五运推算发病年份及季节的养生处方。中医还将五行与针灸穴位联系起来,构成“子午流注”针法,用以指导临床选穴和时辰灸疗。 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五行学说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对五行做了新的阐释。如认为,自然界的五行不是指五种实物,而是指五种运动形式,即五行是指运动着的物质所具有的“五态”:“盛衰消长”“进退起伏”(即生长化收藏)“往来出入”(即新陈代谢)”动静静动"(即自稳调节)“升腾沉降”(即生物电位差)"上下左右前后”(即相对位置变化)等等。
至于人体五脏,则分别对应着上述五种运动形态中的四种,只有肝脏是一个例外,因为它同时对应着两种形态。心脏只对应着一个,因为它是人类惟一的造血器官,而其他器官都是由它供给血液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