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五行是什么?
五行的“行”字,有道路之意,《尚书·甘誓》中言道: “行五百里。” 可见古人是会用五行来表示道路的。“同行”就是同一道路上的人。 古人出行多是徒步或骑马,所以五行的出现时间其实很早。在殷商卜辞中有“子寅辰午酉戌”,这四个时辰正是现在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代表的是不同方位的道路;而在周代的典籍中也出现了“子寅卯辰巳未申酉戌亥”的表述,这十二个时辰正好对应着现在用的二十四个节气。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十五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到了宋代,朱熹撰著了《易经本义》,书中将“子午卯酉”称为“正位”,将“寅申巳亥”称为“偏位”。 这是由于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每个时辰都是由一个“正位”和一个“偏位”组成的。其中正位的两个小时叫作“时初”、“时中”(相当于现在的“第一时段”与“第二时段”),偏位两小时叫作“时末”(相当于现在的第三时段)。所以一天就有六个时初、六个时中以及六个时末。而一天共有12个小时,故六时的变化就是十二个时初、十二个时中及十二个时末,如此往复。因而,“子午卯酉”出现在任何时刻都是合理的,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活曜”。 而“寅申巳亥”则被称为“死曜”,这是因为这四个时辰只有前两个时辰属于“时初”“时中”,后面两个时辰的“时末”则是由前面两个时辰的“时末”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变化是有先后顺序的,且顺序不可逆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出行多坐汽车、火车甚至飞机,因此用五行的办法来记路上时间的方法逐渐被淘汰。不过,至今我国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个习俗。例如,在云南丽江的一些地区,当地人把上午称作“吉佐”,表示前往祖灵住所的道路;把中午称作“巴佐”,表示到达的地方;把下午称作“美佐”,表示回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