祎字五行几画?
“祎”的繁体字为“禕”,在《康熙字典》中的页码是1806,部头的大小排在部首“巾”部的第三个(注:此书“子”部“孒”字与“巾”部的“褘”字同排);《中华大字典》第3082页。 据我查阅的资料,古代常用字书中的对“祎”字的解释,多将其读音归入“衣”部。比如:《集韵·微部》:“祎,馀垂切。美也。”“祎”字列在“衣”部的第一个。(注:以上引用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王连茂等校注的清代雍正朝汉文诏令汇编《雍正朱批谕旨》) 但是,到了现在,“祎”字却成了“巾”部的字了——这个变化发生在民国初年。当时编撰的《新华字典》中“祎”字归入“巾”部,现行的多音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也这样标注。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在网上查到一种说法,说是因为清康熙时,南怀仁等奉命编纂的《渊鉴类函》将许多古时归入“衣”部的字归入了“巾”部。(网载《渊鉴类函》序言) 但此说法不能成立,原因是“类函”收字并不包括现在常用的所有字形和音义,而只是收录古文字形。
我的推断是: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加之文献流传的原因,很多字在古代不同的声调中会有不同的汉字记写,而这些不同的汉字又常会归属不同的字部,如去声“轶”字有“溢”、“逸”、“斁”、“軼”四字记录;阳平“易”字有“蜴”、“弋”、“熠”、“易”四字记录等等,而“轶”、“易”两个字就是典型的例证——它们在今音条件下归入同一个字部是正确的。 而“祎”字古代的读音属去声,今天的读音属阳平,属于不同声调的字,按照古音规律应该分属不同的字部。它在古代的字部情况应该是“衣”——“示”——“广”——“之”——“文”。(请参看我的文章《古文字的结构类型》) 现在,我们碰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近代拼音文字改革后产生的新的读音归类问题,即按今天普通话的读音归入什么字部的问题。因为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比古音系统要简单得多,它只有一个阴平、一个阳平、两个去声,而没有古音系统的四个去声和二个阳平。按普通话来给汉字归入字部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一个字有多个去声读音的时候更复杂。我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按《新华字典》所标的“yī”的读音来查“祎”字,则无法确定它的字部;而如果按“yì”的读音去查“祎”字,则该字出现在“乙”部的第一个。
我想,正确的方法还是按古音系统给汉字标音并据此进行字部归类。因为,一是这种归类方法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并使用;二是这样的标识比较准确,能体现字的结构特点;三是这同时也符合汉语史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