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五行属什么?
正体的五行并没有官方定义,属于中医学上的一种分类方法。 中医将人的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分为十二经络区,每个部位用“五”字标记,这样每一部位就可以分为六个区域。 根据同名的原则,将十二经络区的三个部位命名为“阴盛阳衰”的部位,即三阴经(足太阴脾,手太阳小肠,足少阴肾)所过之地;其余九个部位命名“阳盛阴虚”之处,即三阳经(足阳明胃,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所过之地。
这样,人体的每一个部位就有六个阴阳属象。再根据形气结合的原则进行划分,阳分有形之体属阳,阳分气虚之象为虚;阴分有形之体为阴,阴分气虚之气为阴。这样人体就分为十二个部位,六个阴阳属象和六个气化功能的组合。 如果以五行的属性来归类这个十二个部位,就会发现其中八个阳经所过之处均为阳性,属于火土金水四大类,只有两个阴经所过之处为寒性,属于木水两类,正好与五脏的功能相对应。 这就是中医关于人体阴阳五行属性的经典理论——五脏所属部位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来源于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古人发现许多病是有规律的,如发热多为阳盛,发冷多为阴盛;头痛发热多为表证,头晕眼花多为虚证等。在此基础上,又发现了阴阳盛虚具有时间性,如上午阳气上升,发热居多,下午阴气上升,发冷者多等等。最后,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到,不论是六经的经脉还是五脏六腑都具有阴阳两部分,而且各部的阴阳是可以变化的,从而提出了经络阴阳学说和脏腑阴阳学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