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是什么?
行,本意就是一种轨迹或规律。 五行的本质就是五种运动状态,也就是五者的相生相克关系——这个关系本身就是在描述一种“动”的状态。 金木水火土并不是物质,而是不同物质的运动状态。 金,指刚性物质的聚形; 木,指刚柔相济的形变; 水,指柔韧性的扩展; 火,指刚性运动的爆发; 土,则是指上述四种状态的混合与平衡。
自然界不存在单纯的水、火、土,也不存在单样的金、木。自然界只有处于动态平衡的各种元素及它们的组合,就像自然界没有绝对的美丑,只是各有其特色而相互存在的那样。 所以说,五行其实是形容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状态。这种状态是有其哲学基础的,所以中医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实际上,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不仅指的是五种状态,而且还强调生克制化的关系。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在相生相克地向前发展着,所以这不仅仅是五个元素的组合,而且是动态的过程。 古人看到东方升起的太阳,想到了火的炎上,于是有了木生火;看到南方的烈日,想到了土的承载,于是有了火生土……如此延伸推衍,构成了所谓“相生”的关系。
但是,世间万物并不是简单地由五种元素组成的,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所以,当某种组合中出现另一个新的元素时,原来的组合就会失去平衡,于是出现“相克”的情况。例如,水克火,是因为水可以浇灭火焰,同时也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
总之,相生相克是相对的,是没有固定形式的。它只表示了一种宏观的运动方向,而不是具体的、特定的物体。 所以,中医在辩证治疗的过程中,总是力求恢复这种相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