坁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坁,小阜也。”许慎认为,坁是指小而高的土坡。《玉篇·土部》:“坁,小山。”王充《论衡·率性篇》作“坫”,并解释为“邑落之小丘,无草木者谓之坫。” 从古文字形体来看,”坁“与”坫“应为同源词,且意近而通。东汉学者郑玄注疏《周礼》时,即以”坫“代”坁“,可见两者之通用关系。 清人吴昌绶作《古文字构形学》,在研究“”字时,提出“凡从土从隹的字,其构造一律是上形下声的。”并进一步解释道:“土指地面上的土,隹指禽鸟的尾巴。这个字的本义是说,地面上有像禽鸟尾巴那样的小山。” 据此,我们可以对“坁”字作出如下构形分析:
“坻”最早见于金文。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宫殿遗址的青铜器“师兑簋”盖上有“師兑所作姬鼎”六字,其中“姫”字左旁作“坻”(图一)。同址还出土了“师惠簋”、“师虎簋”等器物,盖上的“師惠所作叔姬鼎”中的“叔姬”二字以及“師虎所作姬生钟”中“姬生”二字也都作“坻”。这些器物时代大约在西周中期偏晚。 “坻”的小篆字形,见于秦朝李斯所著《苍颉篇》。《广韵》:“坻,《苍颉篇》作‘阯’,亦作‘墀’。”由此可知,“坻”小篆字形的变化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