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五行属于什么?
“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主要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而“名”的含义则比较宽泛复杂,它与“姓”合称“姓氏”,作为姓氏概念的“名”,除了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单个的字),还包含基于这些文字的字词结构,即所谓词句。 《说文解字》中关于“姓”“氏”“名”“字”的定义就包含有“姓名”的概念: “姓”:“生也”,“人之姓,莫知其原”,“氏”是“姓之支派”,即祖先传下来的姓的分支。 “名”:“名声”,“自命曰名”,这里强调了名的主观性、个体性特征。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姓氏,一般根据父系血脉传承的姓氏标识——姓,或姓氏,判断其姓氏归属通常不难。判断人的名字的属性,就没有这么单纯了。因为,首先,在古代中国人观念里,名与字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有一定对应规律,如“孙文”,“孙”为其姓,“文”是其名;又如苏轼,苏为其姓,轼为其中文名。这种情形下,判断一个名字的属性,实际上就是判断其姓的属性。
但问题是,很多人不遵循上述命名规则,尤其是到了现代,大多数人姓氏的标识已经不再以传统的姓标识而是采用地名、职业等标记,而名字更是五花八门,完全看不出与姓氏的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一个名字的属姓?是否意味着要对所有姓氏一视同仁,视之为“姓”呢?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对名字与姓关系的定位问题。
清代学者王应奎对此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古人之名,与姓同书。后世姓外别有名义者,子母留全;若复姓之后加同名,或以一字为姓,则止书该姓,不必全书复姓矣。”(《柳南随笔》)清人这个观点认为,古代的名称,名和姓都是单独成字的,后世出现姓之外有名或称字的情况时,如果这个字是某个姓氏的母体,或是与姓氏同音的字,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字保留下来,当做这个名字的姓氏看待;如果这个字不是上述情况,那么就不能把该字认定为姓氏,而只能作为名字来看待。
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并据此总结出一条简易的认定古书姓名属地属性的规则:凡书为“某姓”,则该“姓”为姓氏,否则为名字。这条规则虽然简单,但是颇为实用,可大大减少主观臆断的概率。比如“屈原”的“屈”,《离骚》中有“姓屈平”一句,可见“屈”为其姓;而李白诗“姓白长喝醉”,“白”显然为名字。再如《论语•乡党》记述孔子生活情状有“名食肉”一句,这里的“名”当动词用,表示孔子的行为(名字),可知“食肉”为名字而非姓氏。相反,《庄子 •逍遥游》中“名余曰正则平”的“名”则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的“名”当名词用,指孔子给这个名字取的意思,故“正则平”为孔子取的名字而非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