垳五行属什么?
“垳”字是一个生造字,不是汉字,也不是简体字,更不是异体字。 《说文解字》有曰:“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段玉裁注曰:“人步趋之迹,惟两足印实地,一足着空,故象形。”“亍”,《说文解字》曰:“亍,步止也。从彳,音住。”段玉裁注曰:“此字疑本作‘驻’,后人因立文字,作‘亍’。”
“歩”字见于宋元时期的文献中。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土部》中解释道:“俗作步行、歩陟,非。”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说:“按古文無歩字,見于書者,皆作步。”也就是说,在古代,“步”和“歩”是两个字,意思一样,只是“歩”是繁体字;现代简化字“步”,其实是“步行”的简称。
1956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把“歩”简化成了“布”,并把“步”简化成“脚”。这个简化方案没有通过,但“布”“步”二字至今仍在使用。而“佈”则是古字,现多用于地名。比如“薊佈”。 “亍”字在明代的文献里已经出现了简化的迹象。比如张居正的《翰林院读书记·卷之一》里有言:“每值朔望,诸司各置香案于府前,陈献果馔,恭进名蔬,为春宴之敬。”这里的“诸司”的“诸”写作“諸”,“府”写作“菔”,“敬”作“進”。可见当时“亍”字已经可以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