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涉及到哲学层面的争论了,在我国哲学界是有两个派的: 一是阴阳五行派,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董仲舒等;另一是朴素辩证法(也称形而上学)派,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庄子、孟子等等,这一派还衍生出了我国古代的儒道两家。
我们学习研究《易经》不能脱离这两大派的影响。虽然后世的《易》学家们多属阴阳五行一派,但在《易.系辞》中却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变化无穷数,阴阳而已矣”的话头。这是不是说《周易》最初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阴阳的辩证性质了呢?我认为是的。
在《系辞》的其他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思想,即万物都是五行相生的,《系辞》云: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在《周易》整个体系里我们也看到了阴阳互变的痕迹,如《周易·咸》九四: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盍簪。” 上六: “未济,征凶,王居,明夷。” 这种思想在庄子、孟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流变之中,没有个不变的本体。他说: “方生方死,方可可不成,方能方不消。”(《庄子·大宗师》) 又说: “变则通,通则久。”(《庄子·养生主》) 他还用圆来比喻事物的变动,说: “圆者,运旋而动也。”(《庄子·天运》) 孟子的思想比庄子的思想更为积极,他主张通过“立仁”来“行道”,来实现社会的理想状态。他说: “居仁由义,路乎不远。”(《孟子·离娄下》) 但怎样才能“居仁由义”呢?他又说: “仁,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梁惠王上》) 也就是说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去追求“仁”,那么“仁”也就到了。这种“求仁得仁”的态度明显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总之,从《易经》到先秦的诸子百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周易》强调阴阳的变化; 孔子强调“智者不惑”和“择善固执”的意志态度; 孟子强调“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 庄子则提倡“乘物以游心”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