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和属于什么?

米芸菲米芸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到哲学层面的争论了,在我国哲学界是有两个派的: 一是阴阳五行派,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董仲舒等;另一是朴素辩证法(也称形而上学)派,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庄子、孟子等等,这一派还衍生出了我国古代的儒道两家。

我们学习研究《易经》不能脱离这两大派的影响。虽然后世的《易》学家们多属阴阳五行一派,但在《易.系辞》中却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变化无穷数,阴阳而已矣”的话头。这是不是说《周易》最初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阴阳的辩证性质了呢?我认为是的。

在《系辞》的其他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思想,即万物都是五行相生的,《系辞》云: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在《周易》整个体系里我们也看到了阴阳互变的痕迹,如《周易·咸》九四: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盍簪。” 上六: “未济,征凶,王居,明夷。” 这种思想在庄子、孟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流变之中,没有个不变的本体。他说: “方生方死,方可可不成,方能方不消。”(《庄子·大宗师》) 又说: “变则通,通则久。”(《庄子·养生主》) 他还用圆来比喻事物的变动,说: “圆者,运旋而动也。”(《庄子·天运》) 孟子的思想比庄子的思想更为积极,他主张通过“立仁”来“行道”,来实现社会的理想状态。他说: “居仁由义,路乎不远。”(《孟子·离娄下》) 但怎样才能“居仁由义”呢?他又说: “仁,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梁惠王上》) 也就是说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去追求“仁”,那么“仁”也就到了。这种“求仁得仁”的态度明显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总之,从《易经》到先秦的诸子百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周易》强调阴阳的变化; 孔子强调“智者不惑”和“择善固执”的意志态度; 孟子强调“集义所生”的浩然之气; 庄子则提倡“乘物以游心”的自由境界。

卫洋洋卫洋洋优质答主

这个标题有问题 不是“和属于”而是“合属于” 因为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是互生的 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相生关系并不是单方向的 所以有 “金水并流”“水气通天” 的说法 如果题主想要知道的是相克的道理的话,那么请看《黄帝内经》: 黄帝曰:其生于肝者,何如?岐伯曰:精汁之聚也(就是肾).帝曰:此病安起?岐伯曰:此营血所积而成疾矣……帝曰:病之由起来?歧伯曰:寒气客于五脏之中,厥逆从下而上. 其中就解释了为什么肺热会伤脾气——因为脾主运化啊(脾为生气之源),而肺气太过就会耗损脾气的生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