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科学吗?
中医理论中,“五行”并不是指“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而是指“五脏”“五志”“五色”“五味”“五季”等。 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相生相克”其实是指“五脏”之间的相互滋生和制约。《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者,谏议大夫,营血化生也;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就是说,五脏之中,每脏都有自己的功绩(功能),如肝脏可以调节军队,心脏可以发出命令,脾脏可以进行思考,肺能制定治理原则,而肾脏则能为身体提供技能。
这种相生相克关系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心-肝”是母子关系,即母亲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故“母病及子”;“脾-肺”是父子关系,即父亲为儿子的成长提供营养和能量,故“父病及子”;“肺-大肠”是相傅关系,即宰相帮助国王处理政务,故“子盗母气”。 其实,“五行相生相克”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古人把人体五官、形体、情志等分属于五行系统而已。
比如:目为肝脏的外窍,故“肝开窍于目”;鼻为肺脏的外窍,故“肺开窍于鼻”;口为脾脏的外窍,故“脾开窍于口”;二便为肾与膀胱的排泄通道,故“肾和膀胱开窍于二阴”等等…… 所以,“五行相生相克”实际上反映了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稳定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