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五行属什么?

宁静波宁静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其实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话题了,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问题。 先秦诸子百家里有很多言论讨论过这个命题,比如孟子说过“天志”,荀子说过“天命”,但是他们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简单说,孟子的观点是“虽有恶人,天亦其命之,安得勿任以政?”(《孟子·梁惠王》),也就是说虽然是坏人当政,那也是上天任命他当政,你作为百姓只能服从。而荀子的观点是“天命有德,君临万物,爵禄富贵,制天下民(《荀子·大略》)”,也就是说,天命是眷顾有德之人,让他治理人民、拥有富贵。所以从这两段话就可以看出来,孟子和荀子对于“天命”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到了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说法,并且制定了“三纲五常”,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找到了神话依据。他说:“王者承天之命,凡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故曰‘上天报施吉祥’;……(天子)立庙,天地各一,四时各有其一。”(《春秋繁露·祭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皇帝代表了上天,凡是为百姓做过贡献的人都可以被祭祀,这就是上天的恩泽;同时,他还说,每年四季都要设置一种东西来象征上天,让百姓看到并祭祀它。这实际上就确定了皇帝的权威以及封建礼制的神圣性。

那么,既然封建王朝的礼仪制度是被赋予了“天命”性质的,那么作为封建社会中底层的农民和劳动者,他们每天的劳作是不是也是一种“天命”的体现呢?是的,这在儒家看来也是“天命”,而且是最高等级的“天命”——“稼穑之民”,即种植和收获庄稼的农民,在儒家的眼里阶层属性非常高。例如,我们常说的“士农工商”中的“士”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不如农民受尊重——这是因为“士”是靠知识吃饭的,在农业社会里知识的作用没有想象那么大,相反那些掌握了实际生产能力的劳动者反而最受尊敬——“稼穑之民,君子之所重也”(《礼记·祭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