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在五行属什么?

娄呈烨娄呈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籽”字,《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都解释为五行之土。其实这是错的!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水”!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个“籽”字,上面是“西”,下面是“子”。

“西”在古代属金(《说文解字》:“西方从金),所以“西”的五行是金; “子”嘛,大家都知道,五行属水。 所以原来“籽”字的五行是金水。 但这里有个问题是——“子”上面的那个“一”是什么?它可不是个字,也不是偏旁,它是一个计量单位。

古文字“子”是这样的: 上半部分是个“儿”(现在的“子”,古代没有“子”这个字,一般写成“儿”),下半部分像种子。 所以这里的“一”就相当于量词“粒”的意思,表示一颗种子。 所以“子”的五行就是水了。 那么“籽”字的五行就可以用“五行相生”推出来了。 金生水,故土生于金;水生木,故木盛于水;木生火,故火炎木盛;火生土,故土饱火旺;土生金,故金收土敛。 一个“籽”字,居然有五行那么多意思!太神奇了吧!

普婷冰普婷冰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阴阳衍生而出的五种物质。很多文化都与五行有联系,在中医、建筑等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在五行中,“子”由“宀”(mián),和“孑”(jié)组成。“宀”表示房屋,引申为“父母”和“祖先”。“孑”字的繁体是“孓”,表示初生的孑孓,引申为“幼小的孩子”。

所以“子”字本身是“五行俱全”的。但是“孑”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很像是“幼虫、幼兽”从“卵,从兽体中分离出来”的情况,因此“独体”(非上下或左右合成的字)文字“孑”字,本应归属于“火”。

“宀”由“尸”“子”“巾”(旗子和仪仗)、“丌”(表示宫殿门口的双阙),和“口”(音、声、气通道)组成,表示“祖先”由阴间升入阳间。因此“宀”字应归属于“金”。

“子”由“金”和“火”合成,因此,“子”字归属于“土”。

综上所述,子在五行中属于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