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学用于分析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预后的一个基本框架和指南。《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这里的“智”指的就是懂五行之人,这种人能够顺应季节变化调节自己的生活,不使自己遭受疾病的侵袭。
五行具体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但是它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五大类元素,而是以五行相生的顺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 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容易犯困,这就是由于春天气候转暖,万物萌发,自然界出现了生机,这种勃勃的生机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慵懒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春困。如果我们违背了春季升发的特点,比如生气、发怒等,都会导致我们脏腑功能的紊乱,疾病丛生。
同理,夏季炎热,我们容易心烦气躁,情绪波动较大,如果此时再受到高温的影响,容易导致心火旺盛,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秋季燥气明显,易伤津液,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裂等情况;冬季寒冷,阳气闭藏,气血运行缓慢,我们易出现疲倦、乏力等情况…… 可见,我们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调养我们的身心,让自己少生病或者不为病苦所扰。反之,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平衡,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而我们经常说的“上火”“上火了!”就是指人体阳气的失调,出现亢奋或抑郁的情况。预防“上火”,就需要注意保持阴阳的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平衡、相对的;而在五行之中,阴阳是相生、互克的。我们就能运用五行之间的规律来调整阴阳,达到平衡的作用。
在预防“火”的上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补充体内水分,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样既做到了“滋阴降火”,又保证了身体生理需要的充足供给。 而“火”向下运行的过程,就是消泄的过程,可以通过泻下、利水渗湿等方法来实现。
总之,运用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健康,这才是我们遵循自然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