茤五行属性是什么?

禄雨泽禄雨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广韵》,《集韵》都读duo2,入声去尾。可见古音属于入声去声。 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里收录了“多多”两个字,并解释道:“多,重也。”“多,积也。”段玉裁在注释《说文解字》时引用了南宋徐铉的观点:当音夺。并进一步解释道:“多音徒禾切者,既入声去气,又属入声去声,此所谓一入声而兼二声者也,今淮方言多用之。” (段注:徐铉,五代十国时南唐人,著名的文字学家、藏书家。)

根据段玉裁的这段话可以知道:

1.多读duo2的时候,是一个入声去声字;

2.除了duo2,多还有另一个读音,并且这个读音是入声去声字。 那么,这个读音是什么呢?段玉裁没有明说,不过他说了另一种情况:一入声而兼二声者。也就是说,这种一读法也是入声去声字形,但是与duo2这个读音不同的是,它是个兼音字。

现代方言里,入声和去声已经合并,因此难以找到多读作duo2的去声字或入声去声的字;但用现代拼音标注的话,则不难发现,多字现在读若do4(u3),第二声,正是入了去声的读音。 同时,因为古代的入声比今天更为细致,所以,我们还能发现,古代的多字还常有个读音同阴去字的变体duo5(y5)。 这个读音的变体,在今天的官话里有保存,例如北京话中的“坐”(zuò),“做"(zuó)”,“做衣裳”(zuǒ)”等。

弘沛天弘沛天优质答主

“茤”的拼音是“zī”,“茤”字五行属金。“茤”的繁体字“茤”笔画共有19画,简化字“茤”共15画,总笔画是19画。

古代对植物命名方式是通过上行下表示意,茤的字意是表示形状类似于稗,具有木质形态的植物。故古代所说的茤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茤指形状近于稗的乔木或灌木,主要取其上行下示的字解。如大叶紫珠、乌饭树、紫金牛等。

在《说文解字》中有相关记载:“形似稗而木。”而狭义的茤,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翅果油树,在古代又称南木、紫木,其树高大,叶心形、紫红色,花、果细小,秋、冬果熟,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果含油及芳香油,可用作工业原料,药用有祛风活血,解毒滋补之功效。

“茤”字拆解成“茤草”的话,则为药草名。“茤草”别名为“紫草”,是一种毛茛科植物密被柔毛或绒毛的小草。该植物在5至6月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结球果,果熟期为7至8月在分布于中国四川、西藏、贵州和云南等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