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五行意思是什么?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仕”字: 由“士”和“出”组成。 “士”的本义指古代五类工人中的“术士”或“士人”——即掌握某种技术的人,后泛指知识分子。 “出”本义是“出发、前往”。 因此“仕”字的原意是指——启程前往工作(或学习)的地方。 引申为“做官”“参加选举”等含义;再引申指“侍奉”、“帮助”等。最后进一步比喻成“进身”“显达”等。 《论语•子罕》中有言——“不仕,无以政”,意为不做官就不能治理国家。 这正是“仕”的高尚含义所在!它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所以“仕”的五行属性应该指的是木!因为木头可以被做成各种工具用来建设家园。
其次,我们来看“行”字 “行”的本义是指道路。因此有“行为”“行动”“从事”等含义。 而“仕”与“行”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上下组合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进行”一词。所以“行”也代表着前进、流动的意思。 所以“仕行”对应的五行应该是水和木。因为水往低处流,而木属于树木花草。只有不断前进,才能让草木茁壮成长。
1、行者,通行也,即人入社会有所建树,能够有所行动、有所作为了。那么,对于一个具备了“士”字所表达的条件的人来讲,即有“弓”、有“禾”,即具备了“引而待发”条件之人,怎样去“行动”呢?《周易》对于“弓(引而待发之弓)”的使用提出了一条行动指导原则,即一爻变卦之象,也就是“行”字所反映的行动法则——“利涉大川”。利涉大川,即《周易》对于“引而待发之弓”的行动提出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了一个人具备了有所作为了,即要“行”有所为了,这个“有所为”要按照什么原则和法则去做呢?那就是“利涉大川”。其结果则是“出入无疾”、“有庆”,即无往不利,皆大欢喜。
2、“行(利涉大川)的本意:行是汉字的一个表意字,即走之旁+己字。走之旁,河也,“己”从“巳”从“乙”,“己”字表示人在“巳时”的方位是“乙位”,“乙”是山之象,这就是“巳时(午前1-3点)逢山”的局面,这就是行字的本象,即逢山越岭。一“人”一“河”,“人+河”即“涉河”,河越“河”,即“涉河”行动,这就是“行”字的本意。行字的引意即“从事(涉(河)行)某种事”,这里的“某种事”不是别的,就是“利涉大川”的“事”,就是“士”这一“弓”(具)要做的事情: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