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是什么?
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四季中的状态,是古人概括大自然中五种恒古不变的规律。 春季,万物生发,大地解冻,草木发芽生长;夏季,万物茂盛,绿荫遍野,江河湖水澎湃;秋季,万物成熟,阳极气盛,万物枯黄飘落;冬季,万物潜藏,大雪纷飞,河冻冰封。无论春夏秋冬,世界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是自然界的五大规律,所以五行也具有了五季的特性。 春天属木,夏天属火,长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黄帝内经》中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意思就是说,智者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来生活,不让自己处在一个极阴或极阳的状态,这样就不会让邪气侵入自己的身体,就能健康长寿。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实就是在告诫我们,要根据四季的不同特点,来调节自己的生理功能,使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当然,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养生,同样适用于中医学的其他方面。如果患者出现疾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季节进行调整治疗方法;甚至可以在预防疾病的发生上加以应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黄帝内经》中论述咳嗽的时候就说“五脏因肺伤而咳,非时令所致邪咳也”“勿食其时药,病不生矣”。意思是咳嗽是因为身体某个器官出现问题导致的,并非是外界因素引起的,因此不要在这个时候服用清热止咳的药物,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掌握着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并学会运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我们在养花种草时,可以根据其属性来选择,从而起到助益的作用;在烹调食物时,也可以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做到食材的搭配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