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属什么字?

酆伟子酆伟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起源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在《尚书·洪范》中有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在先秦的典籍中,有关五行的记载非常多。不过,当时并不像后来的中医学那样把人体划分为五脏,而是将心脏、肝、脾(胃)、肺、肾五个器官分别配五行。五脏中的心,是在中医理论中特殊的存在,在中医学里,心的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与心火、心血密切相关。但是在五行学说中,心却与火相对应的。

与五行相对应的颜色,也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周易·乾卦·象传》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其中的“云行雨施”,就与五行中的“雨”相对应。这里的“雨”并不是现代汉语中“下雨”的意思,而是指阴阳交合而形成的雨水,即月经或者精液等。所以“云行雨施”的本义是指男女交合,生育后代。

先秦的五行学说包含了丰富的生命进化论的内容。 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也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周易·系辞下》中有“日月星辰,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阴阳者不测。”这里已经出现了后世五行相生的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克则体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郑子产会晋侯于扈,盟之日,晋侯答楚侵军,曰:我无尔诈,尔无我欺。”这段文字里的“我无尔诈”,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你不要骗我!”“尔无我欺”,相当于现在的“你不要欺负我!”这是现今看到的最早关于五行相克的记录。

乌馨瑜乌馨瑜优质答主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始源及构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五行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五行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各种别称,常用字头“五行”指代“五材”、“五常”、“五事”、“五物”、“五官”、“五方”等等。五行也是用来阐述宇宙万物的演化规律,这便是五行学说。

五行的别称

五材:指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五常:将五事引申,把构成社会的基本“礼、义、察、智、信”称作五常。

五事:为行政中的五个方面。“貌、言、视、听、思”为五事,五事可以通五脏。

五物:“牛、马、兵、车、戈”为五物。

五方:“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叫五方。

五色:“青、赤、黄、白、黑”叫五色。

五行与方位、季节等的对应

木,为青色,主春,其性生发条达,代表温和生长的春季,万物兴盛而有条达。

火,为赤色、为暑,其性炎上,代表炎热的夏季。

土,为黄色,为季夏,其性敦厚,代表长夏。

金,为白色,其性肃杀,为秋,代表肃杀、收敛、清洁的秋季。

水,黑色,为寒,其性润下,为冬,代表寒冷的冬季。

五行与脏腑、器官、季节等的对应

木对应的脏腑为肝胆、器官为筋、眼睛、春季、东部、生长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