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八字区别?
首先,“五行”与“八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八个字”并不是指八字。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或元素;而“八字”中的“字”是指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八字就是用干支表示某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例如:1974年3月28日凌晨1点50分出生的人,他的八字是:甲寅癸卯甲子丙子时。
中国古时人们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性质和它们的相互关系(金的“坚利”,水的“润下”,火的“炎上”,木的“曲直”,土的“稼穑”);后来发现宇宙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于是把五行用来表示五类事物的关系: 金(金属)—> 土(土地)—> 火(火焰)—> 水(雨露泉水)—> 木(森林树木)。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相生相克的结果,因此被认作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规律。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趋势,给予我们人生的指导。 举个栗子:我是1990年阴历七月初四早上8点半出生的,查万年历可知那一天阳历是7月26日,那么我的八字就是:庚午 癸未 辛丑 辛巳。然后就可以根据《康熙字典》里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推演我的一生运势了!是不是很神奇!
八字是根据五行推衍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5种元素,它们有生克、制化,即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不断循环运动中维持着宇宙的变化,其运动具有不可逆性。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子”可“盗”、“侮”其“母”,“所胜”、“所不胜”可以相互“相乘”、“反侮”。如:木旺乘土,土虚水侮等。
五行之中各有旺衰,相克之行,克彼而不受彼克者为“亢”。故在中医中常有“亢害承制”之说。如行间泻心,以肝之有余泄入于心,使其亢能有所制约。又若木旺火衰,则补脾以抑木,是补所胜之脏以制所不胜之脏。
总之,五行之中,相生中有相克,相克中有相生,五者之间的运动是复杂的、多侧面的。中医用五行学说将人体分成与五行同名的五脏,确立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分别把与五脏功能相近、性质相似以及与五脏在经络、形窍等方面有或近、或属、或通的有关脏腑、形体、官窍以及自然、季节、方位、颜色等,分别归属于五行。然后遵照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论述五脏之间,以及五脏与人体其他功能、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四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解释人体病理情况。中医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五脏系统,称之为五脏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