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时五行属什么?
“天干地支”是古代的计时工具,由于它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所以,它的每一个字都有“方向”“阴阳”“四季”的含义在里面。 它把一个整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十五天,一共七十六节,每两节为一个单元。第一个五天称为“候”,第二个五天称为“温”,第三个五天称为“气”,第四个五天称为“节”。
比如立春,开始的时间是太阳黄经到达315度的时候,这时气温升高,大地解冻。但是进入这个节气,却有早晚的区别,在黄经315度之前,气温虽然也开始逐步回升,但地面积雪并没有完全融化;而过了黄经315度之后,气温上升速度就加快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这个过程就是“加温的过程”,也就是“阳气生长”的过程。
这种加温和生阳的方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就叫“升温速度”。如果一天升温0.2度,则365天以后温度就升高了70多度(0.2×365)。“升温的速度”和“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一年当中什么时候万物发芽,什么时候草木繁荣。所以,“升发”是一个贯穿了整个春季的过程。
古人把“升发”这一过程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天气现象,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它们分别对应“雨雪”“雾露”“冰雹”。。。这样,一年就被分了八块,每一块包含十七天。每一天都有一个对应的文字符号,这八个文字符号合起来就成了“二十四节气”,这就是古代计时工具的精确之处——它把一年的每一天都与大自然的变化联系了起来。
我们常说“立春后雨水增多”,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在整个正月(寅月),天气实际上是在逐渐变寒的。直到二月(卯月),天气才开始回暖。所以“惊蛰”这一节气名称才是正确的。而在“雨水”期间,虽然气温逐步升高,但是,仍然处于冬去春来的转换时期,自然界的霜冻并未全部消失。古人说“雨水之雪,雪中之雨”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这里详细叙述了古人在制定“二十四节气”时的科学原理和依据,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常识性知识后,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乙丑时”和“丙寅时”的“五行”属性和命名是正确的,而“丁卯时”却为“火土”。这是因为从“雨水”到“惊蛰”这段时间,自然是阳光普照,大地回暖,所以,“木”气开始旺盛起来。而从“惊蛰”到“春分”,虽然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但其实地面温度已经开始下降,有一种“地气不升,天气不下”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的“木”虽然是生长的,但它却是“压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