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在五行属什么?
《尔雅·释鸟》云“凰,皇,鸣曰皇”; 晋代郭璞注《水经》云:“凤凰巢于树上,亦巢于竹。”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凤皇雌雄不同色……雄者曰凤皇,雌者曰凰皇……” 明代徐光启撰写的农书《农政全书》中则有“鸡鸣而凤皇鸣”的记载。 以上资料说明,我国汉代以来的文献中所称的“凰”,指的就是现在的红腹锦鸡,古人把它误认作凤凰了。 但有趣的是,在现代汉语里“凰”已经不再表示红腹锦鸡的意思了。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凰”字下的第一个例句就是“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神鸟”(这个“传说”指的就是庄子所提到的“凤皇”)。可见这个“凰”字已经是一个通假字了,通假字“凰”所表示的意思,是古时传说中的凤凰。
既然古书中的“凰”字常指红腹锦鸡,且今人也已承认这一点,那么为什么还要保留“凰”字呢?我想大概是因为红腹锦鸡的羽毛颜色虽然华丽夺目,但却不是五彩缤纷的,而且它的个头也比凤凰要小得多。如果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保护红腹锦鸡比保护凤凰显然更要迫切一些。从保护和研究的需要出发,我们应当恢复“凰”字的本来含义——古书中所说的“凰”指的是今天的红腹锦鸡。
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百鸟之王,与龙相配,构成一个互生互补的阴阳结构,故有龙凤呈祥之说。凡有祥瑞出现或有大事发生时,人们都会联想到“凤”,它也因此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在帝王的象征中,雄为“龙”、雌为“凤”,有“双凤为雄(公)、单凤为雌(母)”之说。
与龙类似,凤也具有通天之意,古代帝王祭天,往往将“龙”、“凤”合在一起,以九为数,即九凤。凤还是吉瑞的象征,“凤祥”一词,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安泰、百姓安居乐业的憧憬和期望。传说凤是一种“鸡头、鹤嘴、龟背、蛇颈、鱼尾、五色百翎”等“十三科、四十一品”特征的异鸟。它具有太阳、大地和山河的光泽,为百鸟之神,鸟见了它都要停止飞翔,肃穆地站在那里。又由于它的“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故又成了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代表。《说文解字》中对“凤”的解释是:“神鸟也。……瑞应君子之化,效灵显迹,以示有德。”在五行中,凤为火神朱雀的化身,代表了南方和夏季,亦为高贵、纯真的女性化象征。(朱雀在四象中,配南方之火德,故其色红。其形为鸟而不作详细解释。因为南方炎炎赤红烈火之样,而鸟飞于天,翱翔太空,故以鸟状定之。)在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凤字在古代曾有凡鸟之称,如“凤德”、“凤仪”、“凤舞”等后来皆被去“鸟”字,而直接以“丰德”、“丰仪”等字替代。但是作为有别于“龙德”、“龙凤呈祥”等意而言的“丰都”、“丰年”等字却保留了旧有的含义。而且在“凤凰”的用法中,也多沿用“凤”字,以示其“龙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