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中医理论中,人的身体是由五脏六腑组成的。而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虚实,其中肝、肺有阴实之病(即痰湿和瘀血),心、脾有阳虚之证(即气虚和阳虚),肾则有阴虚与阳虚之分,唯独这个“土”,是中焦脾胃之气,是中医理论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土是没有相克的,因为土居中央,又不生木。但土却可以湿生金,也就是说,脾土旺盛后可以生肺气(金气)。所以,在养生上,我们常常说“健脾养肺”。而在治疗疾病时,往往也是从补脾入手,然后再利用脾土的升发,带动肺金的肃降(也就是常说的“健脾益气”、“土生金”)。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经脉十二,它们分为阴阳,其中属于阳者六条,阴者六条,每条经都对应着五脏六腑,而足少阴肾经,正是其中的一条阴经(其他五条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手少阴心经)。 我们常看见“滋肾阴”或“泻肾火”等说法,实际上就是在调补肾经的阴经部分,由于肾经属于水,而又居于肾腑,故需要滋阴降火,否则,阴伤则水亏火旺,出现烦躁、失眠等虚热症状。
另外,足部的五行也是根据经络分布来的,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如果足部有病,比如脚心(涌泉穴)发热,多是因为心火太重;而脚背的热则是由于肝气太盛引起的(足部长痘痘多是肝火旺盛导致的)! 所以,通过观察脚的冷热变化,也能判断身体的阴阳气血情况。 当然,还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的阴阳,那就是看自己怕不怕冷。怕冷的,多为阳虚体质;不怕冷的,则多半为阴虚体质——这是基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普遍偏于阳燥,而出现的“阳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