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五行属于什么意思?
资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 《说文解字》:“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又说 “金、木、水、火、土,五行者,阴阳之五气。气有柔刚之异故,刚为金,柔为木,高亢为火,陷下为水,中庸为土。四象五行失位,故曰妄动;运行无方,故曰灾咎。”
可见古人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与万物都在这个整体之中。 五行不是五种物质,而是指五种运动状态。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它被解释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大气(即宇宙大能量场)皆往无穷无尽。其流溢之气,形于山川,聚于海岳,化生于风,雨生百谷,……此之谓五行。”这里的大气、山、海等都被认为具有动态的特征——运动变化着。 那么人也是由大自然这个整体分化出来的,必然具有五行的特征。所以《黄帝内经》中有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六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和于四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后来汉代的医学家王叔和把《黄帝内经》中的内容加以整理,编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灵枢》。 在该书中,人的体质被描述为受到五行的影响——“黄帝问曰:人之血气筋骨肌肉,各有多少?命曰,筋多有分肉的,肉多有皮的,血多为色的,骨多有空的,空窍骨低而坚,色黄而光莹如漆,此则五脏之气,各有所宜。 岐伯对曰:人之血气筋骨,各不同类。” 人具有五行的特征,因此人体可以出现五行的偏盛或偏衰,导致疾病的产生。 所以中医治病,就是调整病人的五行特征,使其恢复平衡。如果病人五行失调的特征是很明显的,调整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不是很明显,就需要仔细辨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