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演员如何选?
不吹不黑,白孝文这个角色的设定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编剧和导演没弄明白这个角色存在意义是什么。这个角色是白鹿两家纠葛的转折点,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白家为了这个儿子几乎丢了半条命,可是这个角色在整部剧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他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 首先,我们看看原著是怎么描写这个人物的(原著中白孝文的年龄是27岁): 一个体格结实的青年,精干的身板儿,宽宽的肩膀,细长的眉眼,瘦削的面庞上颧骨微微突起。他在自己的家门里出入的时候总是挺直着脖子昂着头,仿佛是在向什么人示威,但在外人面前他的头总是低垂着。
他第一次去田小娥住处偷情时被吓得不轻,逃回府中半夜不敢上床,坐在母亲房间的踏板上等着天明。后来被鹿兆鹏强行的推进了洞房,他对新妇既无爱也无恨,只觉得她是个多余的累赘。这后边还有一段对白孝文性格比较细致的描述: “我爹一辈子只爱我和我姐姐,可我对她们没什么印象……” 他接着说:“我小时候常常想,等我长大成了男人,我要带好多女人到我床上,一个个地轮着睡,让每一个女人都享受被我宠爱的幸福……结果我却让一个我不喜欢的女人给我做了妻子”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都能知道,原著的白孝文其实是个性格懦弱、缺乏主见且有些自卑的人。但是影视化的角色必须要更有深度,更丰满,否则就会像木偶人一样,不管多完美的造型,服装,台词都像是假的一样。于是导演和编剧做了个让人看不懂的选择——把白孝文改成了一个内心极其强大,充满欲望,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底线的人。
这样改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增加戏中情情的刺激程度(毕竟没底线的事情任何人都会产生心理落差,会震惊),加强矛盾冲突,但是同时这样的改变也毁了白孝文这个人。因为他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轨道,任何行为都无法合理地去解释。比如他在自己家里突然对母亲发怒,无理取闹;比如他和田小娥发生关系以后,明明对人家没什么感情,却还要装出一副深情的样子;再比如他去求娶郭氏,面对众人对他“卑躬屈膝”的嘲讽,他不但不生气,反倒觉得这种处境很有趣,甚至故意装作一副受辱的模样借以讽刺别人……这些行为的动机在哪里?原来活泼天真,胆小如鼠,见了母亲都唯唯诺诺的人,怎么突然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心机,那么多的勇气?难道是因为看了一本叫《论持久战》的书,所以知道了“斗争”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