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五行属什么?
“苜”这个字,在汉字系统里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说它特殊呢,是因为绝大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而“苜”却是个会意字。而且这个特殊的会意字和现代汉字的含义已经相差甚远以至于要专门造个新字(艹目)来表示其意思了。
这个字读mù,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是个很形象的图案——图中一个口字代表大地;里面两横一竖代表一棵树;中间四画像种子发芽的样子。这棵大树上长着四片叶子,符合古人对四的崇尚之意,所以这是四个“葉”——树叶的意思。 那么这个图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取名叫“苜”而不是“葉”或“樹”呢?这个问题恐怕只能由古人自己回答了,不过我们可以试着猜一下。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这幅画实际上是在描绘一棵幼苗长出四片叶子的过程,那么我猜测可能是古人觉得这颗树有灵性,刚种下的时候就开始茁壮成长,一天能长一片叶子,因此才给它命名为“苜”。这种树木在当时肯定是非常稀有且珍贵的,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状的小草也叫作了“苜”。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的原因(详见《汉字字源释义》),到小篆时期“苜”这个字就演化成了上图所示的形状(注意此时仍然是四片叶子的形象哦!)。但奇怪的是到了秦统一六国之后小篆就变成了下图那个样子…… 更神奇的是,等汉代隶书出来以后,就又变回了小篆的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喂?难道秦二世胡亥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下令修改所有书同文字的规定吗QAQ…不过好在汉隶虽然又回到了小篆的造型,但“艸”下面那一小点的变化还是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此时草写的“苜”仍然保留了古代的形象,没有演变成真正的目字。 到了魏晋时期楷书出现后,“苜”又变成了下图中的模样——“艸”字中间的一横缩短,“目”的上部变成了一撇,下部变成了两点,同时下部的点被拉长成了一个弯钩。 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这么写这个字……“苜”这个古时候用来形容一种植物的字,现在基本只用来形容某种动物的食粮了。
再顺便说一下,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个用部首来确定的形声字“目”,读音为mù。这个字的本义就是“眼睛”,引申出“看”、“观察”等意思。它的繁体写作“眥”(zì),从目从子,指的是眼眶。 “自”的繁体写作“自”,这个字的本义是“鼻”,后来慢慢引申出了“自我”的含义。“眥”跟“自”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人的眼神主要是通过两个黑点来表达的,所以这个“自”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只瞪着眼睛的“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