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五行属什么的?
《礼记.曲礼上》“童子不披发”,又《玉藻篇》说“童子不披肩,始挟书者不下履”及“幼而习之,长而弥温”(见《大戴礼》);又说“幼而洁,少而慕,壮而行,年老而不悖,乃乃君子之道也。”(《礼记.儒行》)可见古人对童的约束和期望是很大的了。
按古代对年龄的划分,有总括性的表述。如二十为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也有具体数字划分的,如一岁以上未满二月为初度,二岁为稚龄(或孩提)三岁以上谓之婴儿四岁曰幼学五岁名曰童稚六岁为幼弱七岁童年八岁曰稚龄九岁为幼童十岁曰髫年十一岁曰稚齿十二三岁曰龆龀十四岁至十六岁谓之志学十七岁成童十八岁束发十九岁又谓之中庸廿周岁加冠卅而立四十而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语)八十耄耋九十鲐背白首或期颐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来看童的范围应属青少年时期,大致相当于现在小学初中的阶段吧! 五行之说始于上古,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组合,它具有五种物质属性的特征并以此说明宇宙万物产生变化的根源。
金木水火土在五行中又各分阴阳,即金分为金阴与金阳两种属性,木分为木阴与木阳两种属性,水分为水分阴与水分阳两种属性火分为火阴与火阳两种属性土分为土阴与土阳两种属性。 既然五行具有物质的属性并且能演化出无穷变化,那么用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也是可行的,故此后世之人多用它来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现象,但它的局限性也很大因为毕竟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我认为古人的思想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用金木水火土生灭的原理就很好地解释了宇宙万物的生灭过程。所以我在研究易经时常常拿自己的所学去印证古人对易的解释。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那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我对传统国学一直都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