哿五行属什么?
《说文》:“哿,何也。从可,甲声”。 段玉裁注:“今隶作哿,非是。此字当读作可,古音假借字。谓人能行止,则可矣。”“哿”即“可”的古字。《诗经·小雅·楚茨》“我尔躬,躬自悼兮;我独卜,曰云何其?”郑玄笺“云何,犹如何也。”可见“云何(哿)”就是问“怎么办”。
“云何”或“何为”在汉魏六朝还不断出现于记载之中,隋唐后渐渐湮没,到宋代几乎绝迹,清以后才又频繁出现。 “云何”或“为何”的疑问语气在古籍中往往表示惊异的意味(相当于现在说的“为什么”)。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羽大怒曰‘沛公欲有何为’?”《战国策·燕二》“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曰‘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曷”“盍”“何如”“若何”等词也可以表示类似的疑问,有时可能和“云何”混淆。请看例子: 《论语·先进》“子问公西赤之徒曰’何以不弹瑟'”。朱熹集注引张栻语“此句疑有脱误。‘何以’二字上疑当有‘子’字。‘子问’即‘孔子问他’之意。” 《晋书·宣帝纪论》“臣松之窃惟世宗,文武之道备焉。至于临敌制敌,多算多略,可谓人杰。然计功宜赏,不思远谋,竟不能若邓禹之功,可不慎哉!‘戎狄豺狼,不可厌兮’,岂不以言志未展,愤惋良深。谓宜奋戈中原,云何弃我?” 李白《古风》之四一“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诏书求贤俊,奈何真才少?‘云阳五将’,‘汉中三辅’,器非辽东,用岂冀州?’——君不见李斯囚车送骊山,吴起灵柩葬荆野。”——这里引用的是西汉文学家枚乘的著名赋篇《七发》(载《楚辞》王逸注本),这是枚乘代太子刘据答霍光等人询问而作的解说。其开头一段是:“太子曰:‘君子至德,洪福攸归。朕甚慕之,奈何可得?’”(见《古文观止》卷十)可见“云何”含有“怎么可以”、“为什么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