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什么来的?
五行的来源,首推《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无常胜。” 这里把五行用水解释为雨露之义(如《吕氏春秋》云:“水为之宝”),用火解释为炎热之义(如《礼记·月令》孔颖达疏:“火者阳,阳动而热),用木解释为生长之义(《尚书序》:“木,德之建也"),用金解释为肃杀之义 (《孝经·五行》孔颖达疏:"金者阴,阴敛而静;金性清洁,故象川泽。"),用地解释为长养万物(《周礼·地官》:“土居中央,行于四方,生方物。”汉郑玄注:“土主养万物,言其仁。”)。
其次,我们来看《洪范》的“五行”之次第:“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各以其序。”也就是说,在洪范作者看来,五行中的各个元素是有先后、有轻重的,这种看法即来源于《庄子·天下篇》所说的“五行”一次:“子夏说:‘五行,一、二、三、四、五。’孔子说:‘唉!你这个人啊!一言以蔽之,叫做“愚且不肖”呀!为什么这样说呢?凡是治理国家的人,必须聪明、贤能才行。现在你把水放第一个位置,火放在第二个位置,木放在第三个位置,金放在第四个位置,土放在第五个位置,这样安排,愚而又愚,笨而又笨了。’”
以上两则材料,是儒者心目中“五行”的来历或源头。然而这种来历或源头,不过是儒家体系中“五行”观念的“前圣经”而已。真正具有“法定地位”的“五星”起源,要数战国后期齐人邹衍的“大九州”说和西汉文帝时淮南王刘安组织的“五行”说。
关于这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梁启超在《中国史学入门》中有过清楚的论述,可参阅。 “五行”作为汉代立国的“正神”(萧何所谓“祖宗之所忌”),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来自它作为上古文明遗产所具有的永恒魅力,而且来自它作为国家政治仪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论五行,多是取其象征意义,很少涉及到政治领域。但是到了汉代,情况不一样了,汉武帝在位期间,曾经因为祭神不当而引发日食,遭到群臣责备,此事记载于《汉书·武帝纪》:“春正月,诏曰:‘昨天地晦冥,日月无色,朕之过欤?’群臣皆曰:‘陛下奉天地之道,承阴阳之化,循成宪,守大礼,日月不明,何忧焉?’上曰:‘昔我祖家,昭灵休德,四海清平。今吾嗣位,方建元年,日食之时,君臣俱失,其咎安在?’对曰:‘《春秋》曰:“皇帝之明,不过一日。君臣不恭,何以崇福?”此其咎在君主,不在百官。’”
可见,在汉朝,“五行”已经不仅是一种自然符号,而且成为了一种政治象征。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