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五行属于什么?
从文字学上看,“锐”字的金文字形,像一根针插在牛角上,本义就是尖,与“钝”相对(参见《现代汉语词典》);而“五”字是一个指事字,上面的一点表示太阳刚刚升起,下面的一竖代表土地,整个字形表示的是早晨刚刚露头的朝阳。所以,“五”的本义是清晨的第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时间概念里的上午五点整。那么,“锐五”合起来的含义就很好理解了:早晨的太阳像个利箭一样。 后来,人们把两个象形文字合体后形成的这个新字专门用来表示时间,即现在的“午”字。这样,“午”字就成了一个标声字了——上面的“日”作为标,下面的“五”作为声,读作wǔ。而“锐”则保留了它的本义,用作形容锋利、尖锐。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时序”概念和现代的十二小时制完全不一样。古人说“子午卯酉”,指的是“八正”,即早上八点、中午十一点、下午三点以及晚上七点、九点、十一等,每个时辰分成三节,每节各一个小时(参看《尔雅·释天》和东汉·王充《论衡·四时篇》)。
“午”和“未”连起来表示一天中的前半晌,相当于现在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而“戌”字表示的是现在的十六到二十点的时段,也就是古代所说的“黄昏”或者“日入”。所以,“辰”字和“戍”字组合在一起,正好表示一天的时辰,即现在的24小时计时法的0时到24时。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五辰”合起来表示的就是每天的第一时段,即所谓的“初五”或“五更”,而不是现在的“五点左右”的意思。 “四辰”的情况类似,它表示的是早上的第二时段,即“八九点钟”,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凌晨四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