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是什么五行?
“克”,《说文》中解释为“制也”,有克制、抑制的意思;又解作“弑(shì)也”——有杀的意思。《释名·释言》中则记载着“剋,削也,物得削灭也。”“克”在古代是指用武力制服敌人并杀死。 因此“克”字在古时常用作表示击败、战胜之义,如《国语·越语下》中有“克而取之”。现在通常用的是“克”字的古代意思,但此时“克”的意义已没有杀人、杀伤的贬义了。
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这里所说的相克关系并不是指具体的事例,而是说明事物之间的某种规律性。这个规律就是前面所说的循环相生和相反相克的道理。 例如植物发芽时需要水,但是水多了也会淹死植物,这正是因为水在土壤中的运动是具有规律的:它首先会渗透到土壤空隙中最远的地方,然后再向四周扩散回流到根须附近,最后形成一个圆环。这就是水生木而又克水的道理了。当然,自然界的水与土壤绝不是像上面所说得那么简单,但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这样的。 其实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影响的,并非单一决定的因素。比如植物需要水,但在干旱的时期,太阳也会影响水分的吸收。所以我说阴阳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