婼五行是什么?
“若”字的五行是木,因为若字由“草”和“各”组成,而“各”的五行就是木; 但若字的意思中,最重要的含义是指代女子,而古时“女”字形往往像侧卧的人之形,所以古文字中的“女”字其实是“女人”“女孩儿"的简称。
《说文解字》:“若,女萝,植物也。一曰艸木众多。从艹,右持帚,故谓之若。一曰人所有者。如,然也。从艸,象形。凡若之属皆从若。” 古文字中的“若”字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为引申指“像”;一即本义指“女萝(又名菟丝子)”这种草本植物。
许慎认为“若”“一曰艸木众多”,也就是认为“若”的第一个意思即是表示众多的“草”“木”,这个含义现在仍然在使用——比如“森林”、“草原”等词。
然而细考古文字形,“若”的字形演变是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 “若”由一个手持扫帚的女子形象,演变成“艹”与“各”的组合,再变成现在的字形,这个过程大约出现在东汉时期。
那么问题就来了——“若”字变成了一个表示“像”的意思的词之后,它的“像什么”的对象是谁呢?它所“像”到的词语范畴又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若”的解释 可见“若”除了表示“像……的样子(的)”这一最常用的含义之外,还可以表状语,也可以做定语。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新的用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能不能找到它们的起源或雏形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些新用法的出现大概都出现在宋代以后,尤其是元代以后。 “若”“然”同义,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例如李清照词“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寒料峭,风刀霜剑,又还时节。”(《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末元初马臻的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春江花月夜有感》)
明代徐贲的诗“不独笑我是疏懒,依然恨我太多才,如今却向南归去,何似当初不出乡。”——这四句中“若”“然”互用。 清代张惠言的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木兰花令·元宵》) “若是”“犹如”也是同义词。如明谢榛的《燕京杂咏四首·梅花》之二“前村月白露横晚,十里淡烟迷远近。若是玉笛吹尽时,满山寒色都清润。”
还有“仿佛”“依稀”“好似”“如同”等等,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广泛使用的副词,表示的程度不如“若”“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