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人们广泛运用;而“五季”,则是中医临床中划分季节的常用方法之一。 “春天气候阴阳升降分明”。立春开始,阳气逐步上升,阴气逐渐下降。雨水、惊蛰期间,春雨绵绵,万物复苏。此时自然界的阳气趋于旺盛,我们身体里的阳气也开始蠢蠢欲动。 随着春分到来,昼夜平分,寒去暖来,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我们的肝气和肾气随之活跃起来。
在清明至谷雨这一阶段,自然界阳气升腾,树木生长,一片欣欣向荣。人体的肝气也随之高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的“阳升”是有度、有控制的。如果此时过度劳累或情绪压抑,就有可能引发疾病。 “立夏”之后,气温升高,草木繁茂。此时自然界的阳气达到顶峰,如果我们不能适时地疏导体内郁热,就容易引起“上火”症状。
小满过后,气温继续攀升,阳气渐旺,我们的身体似乎有些承受不住,出现胸闷腹胀、烦躁易怒、失眠盗汗等症状。芒种时节,万物葱茏。由于气候炎热,人体内阳气处于充盛状态。若此时不能及时疏泄心火,就会引起口舌生疮、心烦意乱等不适。 夏至到来,昼最长夜最短,自然界阳气最为旺。我们体内的阳气也要适时疏散,否则极易上火。且此时阳气在外,易伤阴液,使人体内产生虚热。所以夏至后的养生重在养阴清热。
小暑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临。大自然中的阳气已达顶点,我们体内的阳气也同样达到了巅峰。此时如果不注意调养,就会出现高热、烦躁、咽喉疼痛等情况。立秋节气开始后,自然界阴阳渐渐平衡,我们体内的阳气也逐渐收敛。
处暑节气后,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我们身体的阳气已经开始由收转向敛。白露节气后,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气开始凝结成珠,我们的脏腑功能也逐渐恢复到秋燥的状态。因此白露节气后,我们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和津液,以防燥邪伤害机体。 寒露霜降,天气逐渐转冷,空气中的水气开始凝华成霜。这个阶段的“燥邪”特点为“凉燥”。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暖,适当多食温热食物,以保护阳气,对抗“凉燥”。立冬冬至,寒气来袭,万物凋零。我们要做好全身经络和穴位的保暖工作,让阳气在体内有序运行。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潜伏,阴气盛极。我们应注意少食燥热之物,切忌盲目进补,以免火上浇油。
腊月立春,周而复始。虽然冬季的寒气没有被彻底驱逐,但阳气已悄悄复苏。我们应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早睡晚起,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持心态平和。这样我们就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