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把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玩,我小时候也研究过,现在还记得那些数据。 最早记的是唐代玄奘大师奉诏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呾叉始罗国”条下的记载,原文比较冗长,翻译一下就是“鸡的属性和马一样.....” 后来机缘巧合又看到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禽部》中有关“鸡”的记载 “鸡,气味俱阳,可补肾壮阳、治肾虚喘嗽、补虚弱、消水肿,又能利小便。据记载能治男子五劳七伤,阴痿不举,妇人带下病(白浊)等”。还引了张元素的话说“鸡是阳中之阳,火之精华”。 再往后翻到民国时期的《中药大辞典》[1],在“鸡”的字头上,摘录了以上两书的内容并补充了一点
近代有人根据这些记载做了一次“科学实验”,取雄鸡肉300g,切碎,加水适量煮汤服食,每日1剂,连吃1周。结果表明:对阳虚者有效;但阴虚者服后“大便干结,胸腹胀满”;阴阳虚者服用后无明显效果。
2005年又看到一个民间老中医撰写的论文[2],文中提到用“生晒参、黄芪各50克,当归、川芎各15克,桂枝9克,炒白芍60克,鸡血藤100克,熟地80克,菟丝子70粒,炙甘草60克,生姜三片,红枣六枚”水煎分三次温服,连喝一个星期,对阳虚型(手冷、脚冷、腿沉、腰膝酸软)和阴阳两虚型(夜间盗汗、手足心热)的男性阳痿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201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医宝典》[3]中有关于“鸡”的条目,收录了历代与“鸡”有关的方剂、单方100余则,并在后面加了简评,其中对《本草纲目》中那条记载做了简单的反驳,认为“今人用此药(公鸡)为末,煎服或浸酒服,治小儿痘疹发渴,因疹必恶寒发热,服此汤以解其寒,亦痘疹得汗之常法,未闻有损元气而乏后力者。”
近年来网络发达,我还见到过有人用现代药理来分析“鸡”的作用。不过这个“鸡”显然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家禽肉,而是指“雄鸡”,即雄性激素的药理作用。网上找了一个PPT,题目叫《传统药物动物实验研究——雄鸡(公鸡)》[4],文章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雄鸡具有“抗应激”“亢疲劳”“增重”“免疫调节”等作用,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也就是能提高心脏工作能力,增强耐力。对“阳虚体质”的人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