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属于五行属什么?
纳音五行是古代命师们根据自然界的事物总结出来的,每个朝代都有一个,比如金覆釜、桑拓木等等。 网上有很多关于五行的资料和看法。这里说说我的观点,欢迎一起探讨。 五行实际上是有属性的,这个属性就是“流动”与“停止”。为什么会有金木水火土?因为金主敛而木主散,水主润而下流,火主炎而上进,土主缓而中央。 所以我们可以把五行抽象一下得到五个字: 收 放 润 动 缓 金木水火土没有一种是对应一种的,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生相克关系(只有特定的相乘相侮),但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这五个字对应的是“形”,金木水火土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天地间的不同形态。
那么,什么是形?形就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物质形式。世界上有各种形状的生物,也有各种质地的物体,有水流、有火光、有金属、有树木……所以,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形。 但是,宇宙间除了有形的实物之外,还有很多无形的磁场和能量。五行中的火不仅代表火焰,还代表发热的能量,这些能量以不同的温度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称它为“阳气”;阴阳之中又有五行,这就是中医理论中所谓的“五脏六腑之阳气”;身体各个部位的阳气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各有其“位置”。
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悦之本。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精神之所舍也。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我上面说了很多废话,只是为了证明五行并不是固定的金木水火土,它们随着人体的结构而变化着,当人体某个部位阳气旺盛时,这个部位就属于某行(比如情绪不好容易发火的人,他的心脏就属火)。
拜字的偏旁部首是足,按照五属相来说,足字旁是五行属木的,因此拜字五属是五行属木的。
拜在汉语词典中有下对上行礼表示承接任命或者敬意、行礼表示庆贺、降服臣服等意思,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稽也、手加额也、进酒曰拜、受命曰拜等意思。拜字在汉语词典中出现的多音字读音有四个,分别读四声bai、三声pai、一声bai、一声bai。
拜字总共出现了8次,其中5次组成了词语,2次被引证详解,1次为方言集汇。组的词语有:拜谢、拜师、拜会、拜寿、家拜。
“拜”字的本义为一种表示敬意的动作,一为两手合并前伸,另一为跪而用手抱靶。后由此引申出多种用法:一是用于神灵或尊敬的人,如拜神、拜佛、拜山、拜码头等;二表示“接受”、“授予”、“聘请”,如拜将、拜师等;三是用于表示对人表示恭敬的客套话,如拜读、拜辞、拜托、拜望等。现在还有一种用法是用于同辈人相见时的客套,比如相互打招呼时说“拜拜”,或者与对方道别时说“拜拜”。
拜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指人低头行礼,包括两手抱拳举到额前,或跪着伸两手至地,但不着地;也指叩头;手加额也;进酒曰拜;受命曰拜。拜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西周与金文中的字形相同,字形有从大、从手、从角、从又四种,战国文字的字形与西周金文的字形一致。“拜”甲骨文用一个人跪着,双手放在地上的图画表示。
拜字从大从手,表示以手叩地。又从角音旁。引申指以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来表达某种愿望。《小尔雅·广言》:“拜,求也。”《仪礼·觐礼》:“上公三采,侯伯二采,子男一采。孤三皮,卿二皮,大夫一皮,因是为文章焉,谓之端。辨其物而命之,正其名恶邪秽败,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者,谓之贡。皮可衣,珍异玩好可宝器者,谓之献。羽毛齿革,则君制之。诸侯皆赋,卿命乃赋,大夫士任之。乃赐道牵。正其容,齐其声,宫以俟见。乃拜手稽首,辞曰:‘敝邑恐闻命。’君将辞,使者固请反,曰:‘天子固曰:“以是谒尔百姓,岂唯寡一人之利是度?”’乃将入,小步还辟。公曰:‘子其得矣乎?’使者曰:‘得之矣。’君将拜,使者曰:‘君命下臣谒曰:以是谒尔百姓,岂唯寡一人之利是度?’既入门,王使人命之曰:‘制,尔圭,爵,裳,靴,屦;群介、群大夫、群灭官赐,群灭士布一命,人马一食。’乃归。既反,卿大夫郊劳,君见于大门内,劳之,遂见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