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字属于五行什么?

许康瑞许康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肃,简体字“肅”。《说文》:“肅,持事省(xǐng)肃,谨也。从示,从肅。” 《释名•释书契》:“肅,所急也。凡事之紧要者,莫不肃肃然。” 本义就是恭敬、严肃。与“敬”、“恭”的意义相关,但更侧重于态度方面的严谨、庄重。《论语•乡党》:“君子無所不知,而顯則問。禮之所興,敬之則已;其所以為禮者,肅也。”

古文字形 从字形看,“肅”的本义就是祭祀时严肃认真的样子。由于祭祀是很郑重的事情,因此“肅”引申出“庄严、尊敬”等意思。 金文的“肅”像一个人很认真地在做事情的样子。小篆略变形。

隶书则将上部结构简化为“示”,下部结构简化为“声”。楷书继续承袭了隶书的写法,到了现代汉字统一为“肃”。 “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示”,右边是“肃”。其中“示”字下面一横表示地神(见《说文解字·示部》),“肃”上面的一横表示神灵。所以整个字形的意思就是把地上祭祀的供品向天神显耀。这个字反映的就是“祭”字最本初的含义——把供品在神灵面前公开展示。

由“肃”的字形和本义可以推知,“肃”字在古代还常作表示动作行为的形容词,有“迅速”“急迫”的意思。如《礼记·檀弓下》:“君告於舅姑曰:寡君不腆先大夫之奠,请辞焉。焉,肃也。” (孔颖达疏:“焉,语之末词,虽具文相续,而有缓急之异……故云‘焉,肃也’。”) 又如《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逸注:“索,欲也。言己德广被,思慕神仙,惟愿轻举,上攀道源,旁求真侣,往来修远。” “肃”还有“整肃、整顿”之意。《尚书•舜典》:“命禹:女师昭工,平章百姓。”孔安国传:“百姓,百官之总称。”蔡沈集传:“百姓,众民也。三载考绩,庶政咸熙。平,均也。章,明也。此言舜使禹授六官之职,使其各有分守,而天下治矣。” (按:蔡沈即南宋著名学者蔡元定,他继承朱熹“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又发展了二程和张载的理学思想体系,著有《书经集传》《春秋集传》等)

昌渲颖昌渲颖优质答主

我们分析一下“肃”字的五格数理:

“肃”字的五格数理是:

名称:天格 地格:外格:人格:

笔画:3 3 6 6 解析:“肃”字为双重上格。

“肃”字,音sù,其字的本意是恭敬严肃;使其收敛、安静,如肃静;姓。作为人名主要指肃静,严正。肃字在人名中,可起到如下作用:

“肃”字常见复合名字

周肃 子肃 淑肃 素肃 沈肃 肃成

张肃 章肃 董肃 斯肃 辽肃 肃然

袁肃 裘肃 翟肃 淳肃 肃宇 肃敬

梁肃 肃明 曾肃 出肃 信肃 亚肃

肃威 石肃 彦肃 肃钧 鲍肃 秋肃

钟肃 戴肃 漂肃 肃文 肃东 许肃

“肃”字取名典故参考:

肃,严正也。——《说文》

敬慎曰肃。——《周礼注》

治官民之有冤滥者,毋使有过诸群。——《荀子》

上无礼,无以格君心;下无礼,无以避刑祸;在外无礼,无以正所定;对众无礼,无以统齐民;对士无礼,则士不至。——《荀子》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