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制品五行属什么?
陶土属于一种矿物质,它的学名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成份为钙、镁和硅。经1300℃以上高温焙烧而成,质地坚硬,耐酸碱,吸水率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人们常说的"五行"实际指的是"五季";
“金”是指西方的秋天,亦代指金属; “木”代表东方的春天,也象征木材及一切树木;
“水”代表北方的冬天,也表示流动之物; “火”代表南方的夏天,同时也象征燃烧之物; 而“土”在中间,兼有前面四行的特性,为万物之母。 所以,从五行来说,泥土和陶瓷都是比较温和的,不燥不寒,也不偏于任何一方。 如果一定要论土的话,应该是土属中央,黄色,主信,为万物之母。
如果要用颜色来代表五行的话,那它们的顺序应该是青、黄、赤、白、黑。
青色,属木,主仁,表示生命力的旺盛; 黄色,属土,主敬,象征着光明、祥和与稳定; 赤色,属火,主礼,是血液的颜色,也是炎上之势; 白色,属金,主义,是阳气的收敛; 黑色,属水,主智,是阴平阳弱之象。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五种元素的理论,它阐释的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思考和解释,五行学说的核心就是五行的生克相承、不断变化,维持了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平衡。
现在五行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风水、中医、周易等都涉及到五行的运用,而且五行说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及越南都有深远的影响。
五行陶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中,陶艺五行属火,它的原始成型方式是用绞胎和泥,再用手工盘筑成型,成型后要经过晾干、修坯、素烧、上釉、釉烧五个阶段。
陶器
素烧温度一般在900度至1100度之间,而釉烧温度要达到1180度左右,因此在中国古代有“窑变神火”的说法。
陶艺与五行中的其它四行也有密切的关联,比如陶艺用的原料属于五行中的土,陶艺制作的工艺和流程属于五行中的木,制作陶艺的原料和水分属于五行中的水,而陶艺作品的呈现色彩效果属于五行中的金,由此可见五行同属一体,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