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用于解释自然界及社会现象。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我国古代著作《尚书》,但五行学说的具体形成却已很难考证。
目前较被认可的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观察到各类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变化,如土地长出庄稼或长出苔藓,金属器具产生锈蚀或光亮等;又观察到一年四季中每种花草树木在春季萌发、夏季茂盛、秋季凋零、冬季枯萎等的循环往复以及人体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现象。于是人们逐步总结出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及其四种属性——温、热、凉、寒——的变化规律并赋予其相应的象征意义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
其实,这些“物象”和“属性”的划分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对应关系,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属性和类别之分。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用“木”去完全替代植物、用“火”去彻底代表热能,等等。 随着五行学说的传承和发展,后人又在其中加入了“五情”(喜、怒、忧、思、恐)、“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七情”(喜、怒、忧、恐、惊、悲、欲)等内容以丰富其内涵。至宋代,儒学家朱熹编撰了《易学启蒙》一书,从理、气、数的角度对五行的概念加以阐释,认为五行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的体现,且“五行者,阴阳之间也”,即五行是中正和谐、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这一观点得到后世普遍的认可。
可见,五行作为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有其存在的巨大价值,但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即是基于经验主义的朴素判断与归类。时至今日,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已达到新的高度,很多古代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已被现代医学所取代,许多古老的自然现象也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因此关于五行的争论也逐渐沉寂下来,但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