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玺代表什么?

查玉祥查玉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印”,这个字在古汉语里读作 yìn ,不读 xǐ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印章、第二是印证。“璽”的本义也是指古代的印章。《说文解字》中解释為「璽,信也」即表明信用的意思。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统一文字,其中就包括统一全国的「璽」字。秦朝以后「璽」字无其他读音,一直都是读 yìn 。

为什么古代的印章要叫做「璽」呢?因为其形状像玉的圆形印章。而「玉」在古代是一种美玉,包括羊脂白玉在内的软玉和新疆青白玉(昆仑玉)等。但现代人的地质研究发现古代所谓的「玉」其实是一种含水和氧化硅的晶体,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或阳起石,不同种类的玉石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不过这种材质的特征现在已没有人在意了,人们只关注玉器的美感和历史文化价值。

古时候将印章上的文字刻在玉上,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印章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玉比较耐磨,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磨损字迹。所以古人制作印章的材料除了金属外还有竹木、象牙、水晶、玛瑙等等。不过最常见的还是玉。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印章的材料这么多,为何「璽」偏偏指代玉制的印章呢?原因是在周代之后只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用玉制的印章,其他人使用的印章大多是用金属或者竹木做的。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甚至把代表自己权利的印章献给了天子,这些印章多是用玉做的。这时的「璽」字多指代这种玉质的印章。 从战国开始越来越多的文字资料出现并认定「璽」指代这种玉质的印章。如《礼记・儒行》中有「儒有席不暇暖,於宋、汉子之,执圭、持節、奉璽书,不知其几百千岁。」也就是指手里拿着玉质的印章。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取璧,拜送了玺」这里「璽」指代的就是印有皇帝印章的信。

计群计群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其互相影响关系。玺在中国古代代表帝王印章,因此涉及到五行的使用时,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

1、从字形上来说,“玺”字由“玉”和“君”两部分组成,“玉”属土,“君”从王,王代表金、水、火三行,在五行理论中,金、水、火生成土,因此,“玺”可以从字形上代表五行中“土”行;

2、从玺的历史文化内涵来看,玺是皇帝的印章,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与五行中“火行”所代表的明亮、温暖、充满激情、光明磊落等特性较为相似。因此,从文化内涵角度来说,“玺”又可以象征“火行”;

3、在某些情况下,五行也可用于方位与季节的象征。按照传统五行观念,“玉玺”可以代表“土”行,而土所代表的方位是“中”,象征着中央政权,因此,“玺”有时也象征着五行中“土行”代表的“中央”之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