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年份怎么份?

申屠浩泽申屠浩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年”是农历的称谓,而阴阳历中,一年其实只有235个太阳日(即公历中的日历日期)。将一周年按五行分配的话,每行只能有117.5个阳日、阴日各自占一半。 问题是,五行中每一行都包含了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而每个元素又各有阴阳。如果按元素分的话,每行就只有23.45个阳日/阴日了,这样就会少掉45个阳日或阴日。 所以就有一个变通的方法:在每一年的第一月末配上四个“中气”,也就是夏至、秋分、冬至、春分这四个节气点,这样每年的天数就变成365天或者366天了。在中气的“月”中,阴阳各占一半,这样就把多出来的阳日/阴日分配到每个月中了——只要每月配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一年就有365天或者366天了,而每一个季节都有12个月,刚好四季一共12*12=144(月)。 不过,这样的安排虽然解决了五行元素的分配问题,但留下了一个新麻烦:因为每个月的天数不是固定的,所以每年阳日的多少也不一样。比如农历二月,如果是闰月的话,二月就有29天的阳历对应时间了,这样二月就可以多得一个节气,全年就多出来一个阳日。

从上面的推算可以看到,如果采用闰月的办法让农历每年多出来1至2个节气的话,每隔7年左右农历和阳历就会同步一次,这就是所谓的“闰周”现象。 “闰周”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的缘故。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面与其赤道面的倾斜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产生“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等节气点的提前或推后。为了保持农历的固定月份大小和对季节的反映,就必须通过增加“闰月”的方式增加月份的数量来补充因“闰周”而多出来的阳日。 值得指出的是,农历中的十二月是小月,每个月只比大月多一天,到了腊月最后一个月只有29天,这是为了配合腊八的“腊月初八”——腊八本身就在农历十二月上旬,这时正是农闲之时,人们有了时间熬粥喝腊八粥。而如果腊月也是大月的话,腊八节就要移到1月初了,此时正值大寒节气前后,很不适合用来作为“腊八节”。所以“腊月”里的“小月”是为了兼顾“腊八”特意设置的。

糜志平糜志平优质答主

年为一年四季,五行学说把年划分为五季六时。春为木,夏为火,长夏(夏至后的一段时期)为土,秋为金,冬为水。

月为每月的上中下旬或大月的上中下三等分加念一为六气,五季中的各行各辖六个客气。

日为一日的五个时辰,以子时为一辰,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每行各主一时辰,接月令,每日的五个辰相当于《内经》中的五位(天政)。月令为木之初气,初气为厥阴,木位为卯,木日为甲。木之初气厥阴所主的时令为正月二月初的六天,天干为甲的五个日,以木位卯时为主帅。

时为一时辰的五刻。每日为九十个刻子,每五刻为一时辰,合卯时即为九个刻组。以五位加临五脏,则可把年的运动变化以五行为中介与脏腑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所临在位者为主帅,所不位者为相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