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五行为什么?
“儒”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像一个人举着一根棍子——象形,这个人要做什么呢?要“儒”!这个“儒”的意思就是把那个人“儒”起来——“绑架”的意思。(请参看本文图片) 《说文》解释“儒”的意思就说:“儒,柔也。”“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驯服”“温柔”的意思…… 用现代语言来说,“儒”就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词儿,指那些被统治者驯服了的人。他们温顺地接受自己的处境,不敢反抗。 这样一类人,在古代是受到歧视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是社会底层的人们。
从春秋战国开始,这一类人的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为什么呢?因为“百家争鸣”。孔子兴办私学,收学生也要收取一定的学费;墨子更是带着一批弟子到处收徒讲学,收取弟子们“捐资”。(见《墨子·鲁问》) 这些私学的出现,打破了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状态,有利于知识传播和思想启蒙。更重要的是,这些“士”阶层的崛起,带来了社会动荡不安。 毕竟,知识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一旦下层的人们学会了知识,他们就会拥有改变现状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有秩序地整合在一起,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秦一统天下之后,建立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垄断。为了巩固这一地位,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等,还统一了度量衡。 这样,作为小邦寡民状态的中华帝国,正式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但是,这样的帝国有它的问题。
首先,它是建立在高压统治的基础之上的。除了暴力手段之外,法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也是极为重要的。 汉承秦制,加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扩大了诸侯王国的影响力。特别是儒生们不断向皇帝进言,要求实行王道仁政,恭恭谨谨,温良谦让。
这种思想,一方面确实影响了汉朝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让汉朝皇帝觉得,自己的权力遭到了挑战。于是,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利用与打击。 汉元帝时,司马光就指出了:“汉家自有制度,设三老坐而论道,宰相见礼而去,大夫九卿朝贺,百官仪注,品节严正,非有功德不拜。”
实际上来说,从汉武帝开始,通过察举孝廉等方式,把儒生们引入了仕途之中。到了东汉末年,世家大族把持了朝廷,儒生在仕途上更有了保证。 这样一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矛盾。穷苦人家出了个才子,本来很难改变命运。但是,由于世家大族也很忌刻人才,所以有才之人还是有机会出人头地的。
当然,作为回报,这些人会提倡儒家的那些“道德文章”,歌颂君恩浩荡。 就这样,经过数百年演进,到东汉末年,儒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那些不读书的莽汉,不仅社会地位很低,而且还可能遭到社会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