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对应五行的什么?

敬蔚蓓敬蔚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中,五脏是有其神的: 心藏神、肺主情、脾主思、肝舒怒、肾志恐。 五脏之官,所以五脏都是有其对应的精神的。而五行则对应五脏的,也是五脏所对应的五种情志。 木——畅达乐观,金——收敛沉静; 水——谨慎悲忧,火——热情洋溢,土——淡定从容,金——冷静沉着。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春天草木发芽生长,自然界呈现生机盎然的样子,这个时候人的情绪也应保持舒畅豁达的状态,不宜抑郁或暴怒。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春气通于肝”,在春季要顺应气机通畅的特点,使肝气条达,否则易引起肝病发作。

如果发生疾病,也要根据季节特点来调整治疗措施。如春季是肝阳升发的季节,患有高血压的人若在春季发病,大多是由于肝火上炎所致,在治疗时除了平肝潜阳之外,还应酌加疏散风热的药物,以促使阳气发散,郁滞得消。 在养生方面,中医也主张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进行合理的起居调养。

中医学认为,人类生活起居应当做到“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四季阴阳变化,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和质量,以适应气候变换。 中医理论中,子时(23时至1时)和午时(11时至13时)是一天之中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机能由阴转阳、由静转动的时候。因此古人认为,这两个时辰最适合入眠。 而在现代研究看来,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3点,正是人体有效新陈代谢时段。这段时间如果处在熟睡状态,就可以很好地激活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帮助它们充分地工作。

山瑜星山瑜星优质答主

在我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观中,五脏是人体五种系统,分属于五种不同功能类型。其中心系统主管人体生命的运动形式,热能代谢旺盛;肝木系统主疏泄调达,好动不居,条达舒畅,有生发的特性;脾胃系统消化吸收,喜燥恶湿,为中土;肺系统管理人体气的出入升降,进行气的代谢,所以是清肃;肾系统藏精主水,主寒。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分属于五脏系统,由五脏进行管理。

脑的结构和性质有如君王,内应于里,外应于面,面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五脏精气的合聚,五脏气血上荣于面,五脏也通过其在面部的反应,进行沟通和调整。五脏之精上充于脑为神明,所以说五脏的功能在脑得到汇总,从而形成了人体的思维、意识、思维和处理内外环境变化的功能。所以五脏系统的功能正常,五脏精气能够充养于脑,脑的神明功能就能正常工作,指挥和管理全身的功能。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言精与神明也。”所以中医认为脑无定位之说,五脏精气充养于脑形成神。

现代医学的人体解剖学中没有一个脏腑器官叫做五脏,五脏是中医特有的系统划分方法。从形态上来说,心脏实际上应该归结在循环系统的范畴里,肝脏和胆分别在消化系统和腺体系统,脾脏和胰脏是在消化系统中属于腺体器官,而肺的临床表现又和呼吸系统息息相关。中医的“五脏”与现代西医学所讲的“五脏器官”在本质上就有所不同,不要在“五脏”上加上“器官”二字,因为传统中医的“五脏”中“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肾藏精”这每一条都是中医临床的实践经验所得,和现代西医学在人体解刨上所发现的人体循环、消化、吸收、呼吸等器官的功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医的“五脏”从其功能上看属于无形的系统现象和生理过程,而“五脏”器官是中医基于其系统功能和生理过程的分析后通过引申比类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即类比了我们人体肉眼可见的可触摸的有形之脏器,所以中医五脏名称里加了个“脏”字。所以,中医的五脏是人体五系统,是中医特有的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分析方法,中医五脏的本质是功能和过程,可以这样理解,五脏是五系统,在中医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医那样的五器官,五脏在中医中是一个特有名词,不能解释为五种脏器,在中医中五脏的名称是中医特有的名词,不能用西医的名词去解释,更不能用西医的五脏标准去衡量和限制中医的五脏。

所以,中医的脑与西医学的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不同的是中医的“脑”的内涵,不是像现代西医的“脑”那样的人体器官和脏器,中医的“脑”是中医的一种形象化提法,中医的“脑”相当于现代西医的神经和由神经所支配的大脑、中脑、脑干和神经垂体、脑下垂体、松果体、副神经等中枢神经和由内分泌腺体以及淋巴、骨骼、肌肉发出的外周神经组成的一个整体,中医说的“脑”是这个整体的形象化缩写,中医说的“脑”是广义的,包括了西医的脑和神经以及腺体和内分泌系统,中医的“精”字包括了西医的DNA、RNA、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