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行最长几期沒出?
650年,中土没有皇帝。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三月,“彗星见于东方”;四月,“荧惑守北斗”;五月乙亥,“彗星尾扫殿庭”。于是下诏:“今月癸亥,当灾异可修德政,自今宜勤修内治,慎莫为劳扰。” 这时距离隋朝灭亡还有17年呢! 大业十四年二月辛巳,“彗扫北斗”。三月甲申,“彗扫大陵”(秦始皇墓)。 这颗彗星的轨迹相当怪异,仿佛不是往西而是往东北方向移动的,并且有“留”的现象发生——也就是在某个地方停下了,不再往前移动。
根据记载,它首先出现在东方,然后经过北方,停在东北方向。如果按现代天文常识,这基本可以认定是一颗“逆行”的彗星——“运行方向和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轨道与地球轨道相汇”。当然,在古代这可不是什么好理解的事,因此才需要不断修改历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彗星出现的周期相当长,似乎每过几年就会回来一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就是一颗长期滞留在太阳系的外彗星,或者是一颗具有恒星星际航行能力的彗星。
现在天文学上认为,外彗星基本上不存在,但是具备星际航行能力的彗星倒是有一大批。 隋炀帝末期,天下大乱,唐武德元年正月,“流星夜坠于玄武门外”;同年八月甲子,“太白经天”;九月丙午,“太白昼见”;十月己酉,“荧惑入太微”。 从这些记载看,当时人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冲合”这种术语了。
所谓“冲合”指的是行星运行到某宫时与某些星辰“相冲相合”,这是古代星象学家们创造的一种术语。其实严格来说,这是一种误差,因为任何两星相互“冲合”都要经历一段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将一些重大天文现象记录下来。
到了这年十一月壬辰之夜,“客星没于北斗”。从这一记录我们可以推知,至少在唐朝初年,北斗七星中的某一星或者某几星是“客星”——即并非恒星而是行星。这一点虽然现代天文学早已知道,可是却直到宋末元初才被那些史学界“老大难”的学者们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