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你有酒我就有故事。
最近,一档叫作《音乐·故事酒馆》的网综上线。乍一听标题,还以为是“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的音综版本。毕竟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中,无论是“有酒”的音乐人,还是“有故事”的听众,都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疗愈的心灵空间,而这档节目正是为受众搭建的音乐分享会。
在“好声音”导师、金曲创作人、流行天王哈林庾澄庆的号召下,节目集结了郁可唯、艾怡良、汪苏泷、吴承叡、王靖雯等一众唱作人,从他们过往创作、演绎的众多作品中,精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治愈系曲目,再由其他嘉宾演绎,以“他者”的视角,将或喜或悲的故事娓娓道来。听者如饮醇酒,温润心灵,在轻松诙谐中完成自我审视与疗愈。
音乐、故事、酒馆
构建都市人的情感驿站
“酒馆”既是一个场域,更是一种象征。节目中的“酒馆”将真实存在的“酒馆”进行了拟真化和符号化,让这个具有“社交”功能的空间充满了艺术属性——音乐、情感、思想等无形之物在这里发生着有形的交流。于是我们看到,郁可唯、艾怡良等纷纷来到“音乐·故事酒馆”,在“酒保”哈林庾澄庆的倾听和互动中“饮酒——叙事——聆听——共鸣——得到力量”,让这个“酒馆”成为都市人心安理得地宣泄情感、释放自我的安全地带。
在节目里,音乐的叙事性、故事的情感性、酒馆的场域性,共同构建立体的交流场,并在不同的维度与受众进行连接。“音乐、故事、酒馆”不仅是节目呈现的要素,更是节目的创作逻辑,它将具象的人和事与抽象的感知和体验,以“人是体验的主体”为核心进行关联,为都市人打造了一个情感驿站——在这里,人们既可以找到同频共振的伙伴,也可以与不同的人进行不同频的沟通;既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泄、自我价值观的印证,也能通过他人的视角,获得新的启发和新的能量。
“金曲+二创”
用创新形式玩转经典旋律
对于熟悉哈林庾澄庆的听众来说,他既是“音痴”的“克星”,也是创作的导师,还是一位非常会“玩音乐”的音乐人。2016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哈林庾澄庆用一段《让我一次爱个够》的即兴改编让张磊名声大噪,也令《让我一次爱个够》焕发新的生机。《音乐·故事酒馆》里,哈林庾澄庆延续了创作上的“玩心”,在“点唱歌手”(被演唱者)演绎的“金曲”基础上进行“二创”。这种做法,一方面让观众从熟悉的作品中感受不一样的精彩演绎,满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感;另一方面也为作品注入新鲜血液,延长了音乐作品的生命力。
当然,“金曲+二创”不只是简单地对旋律、结构进行改编,节目里的歌曲之所以能“二刷”“三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故事。郁可唯从“被分手”者的视角演绎了吴承叡(原唱者)的《你是我的最爱》,为这首“分手情歌”注入了酸楚与释然的情感,也让原唱者吴承叡从中找到了与过往和解的勇气。而在第三期节目里,哈林庾澄庆在郁可唯、艾怡良、汪苏泷演绎《浪费》后,以《我们之间没有故事》作为回馈,完成了他对“爱情”的“多维思考”。
治愈系“酒”
用“他者”力量化解都市焦虑
《音乐·故事酒馆》是“音乐节目”,也是“故事节目”。作为“音乐节目”,它聚焦都市治愈系音乐、金曲“二创”;作为“故事节目”,它则呈现的是关于“爱”的人生思考与情感叙事。
人一旦进入“爱”的关系,无论是恋爱关系,还是亲情关系,总是难以平衡“投入”与“获得”、“付出”与“索取”之间的得失,这是人类情感关系中最朴素的命题,也是“爱”带来的焦虑。在“被爱”与“得失”的“两难”中,郁可唯、汪苏泷、王靖雯、艾怡良、吴承叡等通过演绎、分享自己的“故事”,以“他者”的思考和体验,消解“个体”在爱中的纠结与焦虑;同时,不同维度、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生经历的演绎者,也让“被演绎者”从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获得了化解“焦虑”的力量,最终达成“个体”与“他者”在情感上的彼此疗愈与共同成长。
《音乐·故事酒馆》的“治愈系”音乐和“人生思考”的故事,让节目中的“酒”成为都市人在焦虑中获得情感“醉了”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