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故事有哪些?
晏子的故事在《晏子春秋》中记载最全,此书在春秋末就已成书并流传。《晏子春秋》是以记言为主的一部书,其基本精神既不离儒家,又有自己的特色,即反对战争,主张德治--仁、义、礼、信,重视民事等;主张选拔人才应“内省之,以知其所能;问之,以知其所受;使之,以知其所为”,认为这是用人的“三术”。
《晏子春秋》中最有名、被转引最多的有以下几个故事:一、比圣人高的故事。齐庄公要建高台,晏婴认为“夫古之君民者,进贤事能,兴利除害,惠民之政,务在宽仁,食子之禄,忧虑万民。是以德行高于山岳,恩泽着于民心,耳无不闻,目无不睹,其威严非剑戟之锋,其禁非刑罚之赫,故圣人闻其名则立,愚人悦其德则服”,把圣人的“高”解释为“德行高于山岳,恩泽着于民心”。二、二桃子杀三士的故事。齐国勇力过人的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三人很骄横,并且他们不听国君的旨意,齐庄公要除掉他们又不能直接下手杀,晏子献计用两桃子让此三人相互争功自相残杀。虽然此计很险恶,晏子用它时也很焦急,但此计却成功了。
三、“婴逢故人”的故事。齐景公喜欢牛,晏子的车夫私心认为此事很好笑,于是晏子赐他五匹帛让他回家,并对景公说“婴家不贫而赐帛者,遇之也”,这是说对车夫的赏赐并不是因为我家里的条件不好,而是因为他讥笑国君爱牛。后来他又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景公。
四、南桔北枳的故事。齐景公到纪国的故地去游逛,看到那里的桔子都变成了枳这种酸苦的果子,于是就问晏子,晏子就将“树枳非良土也”和“纪氏其设 Hofun以固其民”,即纪这个地方土质不好和纪氏用筑 Hofun的方法来固守国土联系起来,将政令苛刻和土质不好一样,使得在纪国这个地方不管种什么都会变成枳。这是说一个国家政令不好就会使好的人变成坏的人。晏子在《晏子春秋》中是以智慧、机敏、善于雄辩、不畏强权、清廉公正和敢于犯颜直谏的形象出现的,人们最喜欢听他巧辩和忠谏的故事。韩非子在《外储说左上》中也记了关于晏子的6个故事和“三术”。《韩非子》中的“晏子之晋”讲智伯和晏子一起饮酒,晏子饮一钟,智伯饮十钟,等到喝醉了智伯强让晏子饮酒,晏子拜了两拜而没有喝,后来晏子到了晋国,听说智伯作乱而被杀死。
《韩非子》中的“吾尝之鲁游于孟氏”讲齐庄公要任用梁丘据为仲父,晏子说“梁丘据未可”。齐庄公说“梁丘据对寡人忠,可乎?”又说“梁丘据对寡人亲,可乎?”晏子回答,忠和亲是不足以任用梁丘据为仲父的,齐庄公又问“然则仲父孰可?”晏子说要“昔胶、莱、海、岱间,殷人之国也”,讲了很多国君因为宠幸小人而亡国的事情,最后说“是皆妾之仇,臣愿得而戮之。如此者,可足以为仲父乎?”使齐庄公打消了任用梁丘据为仲父的念头。《论语·尧曰》中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讲的五美,是儒家讲的君子应有的品德,后《荀子》和《韩非子》也吸收并发展了这些,其中《荀子·子道》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两书中都有关于晏子的“五美”的故事,其中《荀子·子道》中讲的是“晏平仲为政于齐,惠百姓,亲诸侯,事君有节,政事有方,故齐侯待以砝重,夫用之长,天下称颂焉而不倦”,因此认为晏子是“人之所以为人者”,并认为人不具有“五美”就无法治理好国家,是“人之所以为禽兽也”。
晏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多次出现,他在《论语》中主要是以“正直”的形象存在的。《论语·宪问》中记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他将齐景公与伯夷叔齐作对比,说明了“德”的重要性。《论语·微子》中记载了他和荷蓧丈人之间的故事,讲荷蓧丈人对孔丘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十分反对,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个故事体现了儒家的“耕读”思想和“重农精神”,认为要德、才兼备,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是才有所缺,不“耕”自然就难有所谓之“读”。《论语·季氏》中孔子认为要“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在孔子看来言多就是不智,要不慌不忙,处事有方,不“躁”,否则“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