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五行属什么?
“杭州”一名最早见于公元前222年,当时秦朝置县名为“杭”[1] ,以钱塘江泛舟可直达富春江而得名;西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设立钱塘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设杭州;大业六年(610年)又改杭州为余杭 ,不久又改为杭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赵构南渡至临安即位,因行在临安,又称“行在所”(意为皇帝所在的地方),升杭州为临安府。
元至十三年(1276年),元朝定都北京后,改临安府为杭州路。明洪武四年 (1371年)杭州路复称杭州府至今未变 。清时隶属江南省。辛亥革命爆发后,杭州于1912年1月4日成立浙军都督府,推举俞钟镛为都督,改杭州市为官厅,直属浙江军政府。同年8月,南京临时政府将杭州府、仁和县、钱塘县合并为杭州县,治所在原仁和县(今杭州市上城区)。1927年国民政府将杭州县改定为杭县,直属浙江省管辖。 [1]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后,撤销杭县,设立杭州市。
由于历代在杭州建过许多名字相同或相似的州、郡等行政单位,人们往往不知道说的是哪个时代和哪一个地方,“杭州”名称的来历一直是一个谜团。 “天杭”说 这种说法出自清末学者龚自珍之口,其《己亥杂诗》中说:“三山旧是吴州地,一水今通天子畿。谁道杭州路迢远,天边一日五回垂。”他认为“杭州”之名是由天上的星象而来的——“杭州”之“杭”字正是取星象中的拱辰星(俗称天辰星)的“杭”。
“钱塘”说 此说认为杭州原名钱塘,因钱塘江而名,故名杭州。这种说法流传较广,但缺乏有力证据。 据史书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兴越国。他派大夫文种到太湖以西地区搜罗人才,助其复国之愿。当时有两名隐士叫范蠡和计然。两人来到越国,帮助勾践兴越灭吴,被尊为上卿。他们在治国安邦的同时,还为越国致富支招。他们建议越王“务农蓄积”,“藏于民”,并提出了“薄赋敛”、 “勿夺其时”等一系列政策;同时鼓励民间经营多种经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几年过去,越国果然大治,成为南方大国。
后来,越国与吴国再次交战,越国战败,被迫向吴求和。吴王阖闾病故,夫差继位。越王勾践听从范蠡建议,送太子熊入吴做人质,以求结好吴王。吴王夫差感其诚意,放太子回国。三年后,勾践第二次入吴为人质,深受吴王器重,获封中将军。勾践回到越国后,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二十年后,越国国力大增,终于灭了吴国。于是勾践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之一。
为了纪念这位越国功臣,越王把他的故乡——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东南部的无锡县改名为“丹徒县”(丹者,红也,意指范蠡的功绩如同鲜血染红了江水一般),还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着文种、范蠡及西施的塑像供人祭拜。